近日,微酒記者在瀘州調研時獲知,6月22日,注冊資本10億元,由瀘州市政府牽頭、四川省商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川商投)參與組建的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酒集團)正式成立,并已進入了運營階段。
從公司名字來看,其來頭不小,接下來,它主要將開展怎樣的工作?又會對四川酒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01、川酒集團要干嘛?
查閱其公司經營范圍可以看到,川酒集團主要以酒類生產銷售;批發與零售;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電子商務;酒類生產技術研發、轉讓;酒類原料的收儲、加工;酒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房地產開發;白酒出口(以上兩項未取得相關行政許可,不得開展經營活動)等為主。
現有四家股東,分別為四川省糧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商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瀘州市興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及董事長為曹勇。
“從公司名字來看,肯定是希望整合四川省內的中小型酒企,但是,整合難度顯然很大,曹勇擔任川商投集團副總、省糧油(集團)董事長、省商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之前,在瀘州市曾擔任副市長一職,對瀘州市白酒企業非常熟悉。公司剛剛成立,應該會先從瀘州市中小酒企的整合開始。”有相關人士透露道。
據悉,近日,瀘州市政府已經組織中小酒企召開了相關會議。在整合方式上,川商集團將用注入資金形式成為單一大股東(不控股),將企業納入川商集團旗下,形成合力,推動中小企業的整合發展。
“先納入集團旗下,通過人才、資金、渠道、管理的輸入,形成優勢互補,在瀘州市打造出繼瀘州老窖、郎酒之后的第三大酒業集團就是目前的目的所在。”業內人士介紹道。
而微酒記者注意到,在6月22日正式成立后,7月13日,川酒集團即對外投資了川酒瀘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由川酒集團全資控股?梢,其運營動作正在不斷推進之中。
02、整合是勢在必行的一步棋?
牽手省國資委旗下的川商投集團,對中小企業進行整合、抱團發力,顯然是瀘州市政府破局中小企業困境的一步棋。
最新資料顯示,目前,瀘州市共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3家,中小酒類企業成長培育工程企業(重點企業)31家。
從發展梯度看,31家重點酒企分3個層次,分別是骨干企業8家、“小巨人”企業11家、“小巨人培育”企業12家。
從生產能力看,重點酒企有釀酒窖池2萬余口(其中醬香窖池5000余口),白酒包裝生產線近100條,白酒年生產能力20萬千升,占全市白酒總產量的15%左右。
從銷售情況看,重點酒企年銷售收入達77.2億元,占全市總量的12%左右;企業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以成品酒為主、基酒銷售為輔的重點酒企約26家,占總數的80%。
“在酒業品牌集中度越來越強的趨勢下,中小企業生存是艱難的。瀘州酒業擁有基酒好、中小企業多而散的特點。整合品牌,統一發力,似乎已經是中小酒企唯一的出路了。”瀘州酒業人士表示。
“早在多年前,政府方面就一直在考慮整合中小酒企的問題。但是,眾所周知并不容易。目前酒業形勢對中小企業越來越不利了,或許已經勢在必行了。”知情人士介紹道。
03、這一落子靠譜嗎?
即使是整合在了旗下,就能打造成瀘州市的第三大酒業集團嗎?這是一個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川商投集團的背景了。
川商投集團作為省屬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之一,是在川商集團基礎上,整合了物資集團、外貿集團、長江集團、物流股份等4家省屬國有企業而來(據稱下一步四川省糧油批發中心也將納入其中)。是全省唯一的省屬商貿流通領域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其目標是成為全國知名、西部一流的綜合性商貿流通企業。
是的,這家集團的特點和優勢是商貿流通。
“目前對于瀘州中小型酒企來說,銷售才是難題,而川商投則可以發揮自己在商貿流通上的優勢,推動其銷售工作的開展。這個渠道優勢不僅僅在四川,還在于全國市場。”相關人士表示。
“四川白酒行業在全省牢牢占據第二大產業的地位。2016年,四川白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176.11億元,實現利潤211.6億元。其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白酒產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支撐飲料食品萬億元產業打造。成立川酒集團就是為了解決川內眾多的中小酒企的發展問題。”
為了完成該目標,近年來同樣是省屬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之一的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酒業習慣稱的川發展)在推動酒業并購上也異常活躍。
“川發展酒業要做的事情是面向全國市場,把優質酒企并購進來,而川酒集團則是帶領中小酒企集中走出去。其方向都是正確的,但是,要走的路還很難。
拿川酒集團來說,先不說整合宜賓、綿陽、邛崍這些中小酒企,在瀘州,要整合好酒企,形成優勢互補做增量,都并不容易。市場經濟下的合作只會以利益為紐帶,讓并入者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才能長久。”瀘州酒業人士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