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溝酒業日前提出“推動股份制改造”、實現“資產證券化”,這預示著其上市節奏加快,有望成為江蘇第3家上市白酒企業。
與川酒、徽酒各有4家上市企業的情況類似,即將擁有3家上市企業的蘇酒板塊,正成為業界不可忽視的白酒軍團。不過與富有進攻性的川酒相比,蘇酒目前顯然更局限于守住本土,其何時能夠移師省外市場?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蘇酒迎第三強
湯溝若順利上市的話,江蘇將一舉擁有3家上市白酒企業。
2004年9月,“江蘇湯溝酒業有限公司”進行了產權制度的改革,成立了以全新機制運作的“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完成了國有產權到民營產權的跨越。
完成改制至今13年多,湯溝已經連年實現高速增長。2017年底,湯溝酒順利邁過10億元銷售大關。
湯溝的高速發展,與高端產品的暢銷分不開。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湯溝酒業的中高端產品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長速度,2017年中高端產品銷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達到77%。
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繼平表示,湯溝高企與藏系列的成功關系甚巨,而作為中高端品系,藏系列之所以成功,與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名酒價格上漲、拉升次高端白酒生存空間有關。
一線名酒提升所留下的空間、蘇酒板塊的集體走強,給湯溝酒業大發展提供了機會。在何繼平看來,目前湯溝酒業已經具備了問鼎全省市場的戰略準備——湯溝兩相和的優質原酒已達到1.5萬噸的年產能,企業是按30億元的銷售能力做準備的。
一方面進攻市場,另一方面謀劃上市。目前蘇酒板塊之中的“三溝一河”,僅剩下湯溝未曾上市。在2017年順利跨越10億元銷售大關后,對湯溝酒業來說,緊接其后的就是推動混改,“我們公司從民營企業過渡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即將改制為股份制企業。”
為達成上市目標暨增強競爭力,湯溝酒業目前確立了4大發展目標。構建無形的“湯溝大廈”,引進外腦,提升品牌價值;傾力打造戰略大單品和區域重點產品,構建更加清晰的高端化、價值化、時尚化的產品體系;積極進行終端營銷轉型,不斷提開市場競爭力;嚴格考核,真抓實干,團結拼搏,切實增強“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未來,洋河、今世緣、湯溝三大上市企業,將構成蘇酒板塊的主體,與川酒、徽酒并駕齊驅。
2、川、蘇、徽板塊成型
隨著第3家上市酒企現身,蘇酒板塊將有望成為繼四川、安徽之后,上市酒企數量排名第3的省份。
目前白酒軍團第一梯隊當屬川酒板塊。以“六朵金花”聞名天下的川酒板塊,目前擁有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舍得一共4家上市企業,徽酒板塊也同樣擁有古井貢、口子窖、迎駕貢、金種子4家上市企業,在數量上與川酒分庭抗禮。
不過若論上市企業體量,則川酒第一、蘇酒第二、徽酒第三。
以2017年上市企業年報計算,川酒4家上市企業銷售額達442.67億元,其中,五糧液301.87億元,瀘州老窖103.94億元,水井坊20.48億元,舍得酒業16.38億元。
蘇酒板塊銷售額達228.7億元,其中洋河199.18億元,今世緣29.52億元。
徽酒板塊上市酒企數量雖多,但以149.99落于第三位。其中,古井貢69.68億元,口子窖36.03億元,迎駕貢31.38億元,金種子12.9億元。
3大板塊各有所長,從體量而言,川酒第一,但是其落差較大,第一名(五糧液)與第四名舍得酒業落差達到接近20倍。徽酒落差最小,其中,口子窖與迎駕貢銷售額最為接近。蘇酒同樣落差較大,且上市企業數量最少,若湯溝適時加入,將可補足蘇酒板塊的實力。
從發展歷史而言,川酒軍團最早成型,徽酒板塊與蘇酒板塊則是后起之秀。這種發展時間順序,也造就了3大板塊的香型發展路線不同——雖然三者同為濃香,但是已經有了不同的特征。
川酒為濃香之源,瀘州老窖喊出“濃香正宗”的口號,五糧液則以五糧濃香為主,力推“大國濃香”,在川派基礎之上,徽派、蘇派都做了一定程度的變革,偏向綿柔淡雅等風格。
在上市酒企的后備軍團上,川酒、徽酒則明顯多于蘇酒。目前,蘇酒板塊之中,第二陣營明顯偏弱,除了有待補位的湯溝酒之外,其他白酒企業明顯局限于區域市場,且整體實力不強。
與之相比,徽酒二線品牌較多,宣酒、皖酒、高爐家、文王等表現穩定,在區域市場擁有統治力,也具備全省化的實力。
3、與川酒對決本土?
盡管湯溝酒業已經成為后備軍,但是蘇酒實力落差較大、欠缺第二梯隊的現實讓其對省外市場發力不足,除了洋河之外,其他酒企多限于本土市場,在未來可見的板塊沖突中,蘇酒或更多采取守勢。
蘇酒板塊之中,目前主銷區域多集中于省內市場。今世緣2017年報顯示,其省內市場銷售額達到27.75億元,占其白酒業務總量(29.18億元)約95%左右,省外市場占比極小。而湯溝酒同樣主銷區域位于省內。
位居第一的洋河情況較好,其省內市場銷量106.30億元,約占總體銷量的53%,說明對洋河而言,江蘇本土依然是最為重要的陣地。
以品類而言,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在100元以上價位段占據主流,而在100元以下價位則呈現散亂之勢,諸多外來品牌、本土品牌大亂戰——郎牌特曲、口子窖五年、柔和雙溝、雙溝大曲三、四星,今世緣系列等各有市場。
中低端市場被諸多品牌廣泛占據,與蘇酒欠缺第二梯隊的狀況不無關系,業界認為,這導致蘇酒區域型品牌更多限于“本土作戰”的內耗之中,不利于蘇酒外拓。
即便本土市場潛力較大,能夠消化掉蘇酒板塊的大多產能,但也面臨著其他派系入侵的壓力——3大板塊之中最為強勢的川酒軍團,顯然已經將江蘇視為重點開拓目標。
郎酒將江蘇視為重點市場之一,郎牌特曲在江蘇頗受歡迎,自上市以來基本上保持了50%以上的年增長率。隨著郎酒外拓步伐的加快,將會有更多資源投入江蘇市場,與本土品牌形成短兵相接。
川酒的領軍品牌五糧液,同樣是把江蘇視為重點市場。在五糧液所規劃的“雙百億”戰略之中,華東市場將在“十三五末期”達到100億元銷售額,而華東市場之中,江蘇作為龍頭,據稱將承擔起50%的份額。在2015年開始百億華東的打造之后,江蘇市場2016年已經完成了近30億元的銷售額,是華東區域內銷售額最大的省份。根據華東市場的百億規劃,五糧液將在江蘇打造8億元的市場2個,5億元的市場1個,3億元的市場2個,2億元的市場3個,樣板縣級市場6個。
與此同時,五糧液聚合江蘇省106家運營商、專賣店/旗艦店,成立江蘇省五糧液聯誼會,力圖在打造五糧液市場方面凝心聚力。
業界認為,在蘇酒板塊即將擁有3家上市企業的同時,也將面臨其他白酒板塊更為劇烈的沖擊,能否在穩固本土市場的同時適時外拓,成為蘇酒實現“以攻代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