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深知,接受不同觀點是我們不斷前進的重要人生經驗,同時我們也深刻的理解,由于所處位置與個人認知的差異,必然會存在著一些不同的聲音與態度,但是這并不能夠干擾我們正在推進的白酒酒莊工作的開展,因為專注有的時候就是有些偏執,但是面對質疑,我們不能不講道理,所以,今天我們來理性探討一下白酒酒莊的優劣勢與發展前景。
為了清本正源,我們再次申明無論是中國消費內外部大環境趨勢,或是酒類消費習慣變化,還是酒類產品的功能轉移,亦或是酒類渠道的變遷等等,中國白酒酒莊只是我們認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01、白酒酒莊是一項“好生意”
什么是好生意,好生意就是“現金流健康,盈利曲線向上”,可以理解為做生意要做正向的生意,損失是有底線的,掙錢是無限的,曲線向上;而不是反向的生意,掙錢是有數的,損失卻是無限的,曲線向下;同時做生意要做高頻剛需的生意,不做一錘子買賣,并且這種生意能夠隨著消費者數量增長帶來邊際成本的降低,從而擴大盈利空間。
在中國,每一家都要用酒,這是剛需,而且開心與不開心都要用,這是高頻,一瓶酒你可以賣幾塊到幾百塊,你也可以賣一千萬到幾百億,你虧了無非是虧了一些生產與營銷成本(其實虧損不了,因為老酒天然具備增值屬性),具體到白酒酒莊層面,傳統酒廠本身的設施設備就是純粹的固定成本,而白酒酒莊是通過酒廠的改造實現資源變現,我們秉承“輕裝修、重裝飾”原則的白酒酒莊改造方案,可以說是完全能夠實現酒莊的價值最大化。
02、白酒酒莊是做增量,而且是市場越做越大
有一本書叫做《藍海戰略》,雖然作者說了很多所謂選擇與創造藍海的思路,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由于個人視野,資源與環境等限制,真正的藍海與大多數人無關,所以對于大多數人與其天天思考藍海,不如考慮去做一個有增長性的市場。
酒莊的增長性來源于用酒場景的增長性,眾所周知,中國白酒的銷售歸根結底都是解決產品與消費者的價值撮合問題。從廣告時代,到渠道時代,再到終端時代,中國白酒銷售主線都是始終向著如何更加高效接近消費者演變,也就是說整個白酒的銷售鏈是向著客戶端遷移的,而很明顯,在信息化時代下,碎片化與多元化的消費結果徹底改變了這種傳統的價值傳遞形式,這就是為什么渠道成本越來越高的原因。
而新的消費者價值建立恰恰是依托于場景,廣義上看,酒廠為核心的酒莊,包括各種酒道館、體驗館等都是這種場景化的演變形式,而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最靠近消費者的方式就是具有深度沉浸體驗的白酒酒莊模式,無論從資源的使用效率還是消費者心智建設角度,可以說,白酒酒莊都是企業進一步強化消費者價值,建立品牌認同的創新模式。
白酒酒莊徹底重建消費者價值鏈,開辟新的營銷市場,區別與傳統手段的“隔靴搔癢”,白酒酒莊直接“攻心”,而且影響一個捆綁一個,感染一個帶動一片,由于消費的多元化(超精準定制化服務)與物理的無限延展性(信息技術支撐),理論上市場是無限大的,這些都為傳統酒企的增長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
03、白酒酒莊是活下去方法之一
雖然我們偏執的認為,咨詢工作大多就是販賣焦慮,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產生焦慮的殘酷現實已經到來,例證就是中國酒企的虧損面正在持續擴大,而且根據我們從一線市場得到的反饋,這些銷售萎縮不是大家簡單理解的階段性消費轉移與周期回落,而是伴隨著酒類消費場景的變化、消費者飲用習慣的劇變與市場白酒飲用絕對量的大幅下降等根本性變化,酒企必須先生存,后發展。
這種時代的消費變革已經帶來了許多行業出現變化,譬如服裝、電子產品、零食、化妝品等等,中國酒不可能獨善其身。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中國白酒經過三十多年的突飛猛進,無論是行業產能還是產品品質可以說都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整體產能過剩,品牌集中度提升是這一進程的必然結果,而危機中蘊含著機會,低谷恰恰就是很多企業重新崛起的起點,這對于那些擁有區域優勢與差異化歷史資源的酒企尤其如此。
中國酒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生活消費品中脫穎而出,一方面是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經濟與人口紅利,另一方面是中國酒一直以來把自己與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緊緊結合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中國酒如何發展,其對于豐富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不會動搖,唯一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迎合現在的消費者,答案可以是:
酒莊經濟。
立足人為核心,通過酒莊場景化的建設,充分連接區域的社會資源,成為消費者用酒需求的一站式服務商。
中國酒莊經濟,勢在必行,也必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