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品類,是一個階段時期內的必然產物,還是預判到未來發展一蹴而成的創新?今年不是預調酒的元年,但卻是預調酒的爆發之年。某產品近十年的孕育,直到去年才實現真正蛻變-化繭成蝶,然就在預調酒剛剛展現出小美一面,立馬,國內市場就生出來許多個預調酒的“妖蛾子”,如雨后的春筍般。
從品類創新的角度上看,預調酒是酒精和果味飲料的混搭,介于酒和果味飲料之間,是一款含酒精的飲料新品,以藍莓、橙子、蘋果等水果味為主,主要偏向年輕消費群體。
無中生有的創造出一個產品,一次完成了多項的改進,從投放市場到今年的火爆,迅速從一線城市燃燒到二線及三線城市,從夜場消費到渠道購買,并逐漸走進小資的家庭消費。
一、想像力:定位女性消費,開辟白酒行業沒有被重視的消費者群體
另辟溪徑,開啟女性更廣義酒類消費創新是預調酒顯著特征之一。多少年來,白酒企業立足的一直是男性消費者市場,專注男人味,到目前為止,行業對男性消費的發展有沒有摸透規律尚不得可知,對女性的市場我們也只能用一知半解來形容。RIO無疑是這方面的翹楚,選擇女性消費者市場為主導,融入現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填補了女性酒水的市場需求空白,在越來越輕社交的生活中,預調酒較之白酒、洋酒等,更容易讓中低端女性消費者接受,相對于葡萄酒對女性市場多年的培育,差異化的產品更容易走進消費者的視線。“姐看的是時尚,喝的是流行。”
二、創造力:迎合女性色彩偏好,酸酸甜甜和剌激的感性味道
相對于白酒所謂的歷史感、文化感和奢侈的包裝,預調酒更加追求直觀和簡單,打造潮流時尚的消費文化,低廉的生產成本,低廉的終端價格,用五顏六色展現光彩靚麗,讓半透明磨砂瓶欲蓋彌彰。“姐喝的不是寂寞,是心情!”投其所好,在包裝上迎合女性,在口感適應女性大眾,比其白酒所講的綿軟、醇和更具有體驗感,比葡萄酒價格實惠、飲用簡便,比啤酒有趣而又不至于撐肚子,更符合女性的即飲消費。另外,預調酒有女人要的味道,有男人要的效果,有男男女女(當然可能也不完全是)要的感覺,預調酒走在白酒的低度和葡萄酒的低價之下,從容找到自己的消費者和生存空間,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溝通能力:獨具匠心的推廣,廣告酒中的最后一個集大成者
白酒的廣告仍然很多,但真正能讓受眾欣賞的絕對稀少,之前有的產品廣告還走心,現在都有污慧眼。在傳播和公關中,企業往往搞不清楚自己的產品那些是賣點,那些是說詞,一直把二者混在其間,不能給消費者一個清晰的購買理由。作為預調酒的第一品牌在電視劇創造與消費者共鳴的解決方案,是對產品和劇情最完美的詮釋,在女性受眾看熱播劇的過程中,不是在追求“廣告效應”,闡述商品行征和品牌屬性,而是體現生活的“內容”,從價值層面激發和引導受眾的興趣,把劇中的產品帶回了家。“姐看的是電視,品的 是故事”。企業深層次請明星代言人,把產品的知名度空前提高一個檔次,建立起品牌人性化的一面,使其與明星形象保持一致。
預調酒的創新,的確應該是酒業未來參考的方向,但其創新的不只是產品,其出發點在于女性消費者群體,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的創新。預調酒在酒精度上、在口感上、在文化上、在生活上、在包裝上、在渠道和推廣上都一一采取了創新,其實更是向80、90、00后女性消費視角進行創新,在多樣化的時代,為女性社交提供了一個品類創新的產品。
預調酒的火爆,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火的時候讓企業擋不住。全國區域內有多少家酒企在開發不得而知,鮮有一線企業和二線酒企跟進,行業內有目共睹,但在這里要說的是,一線企業和二線企業真的要有必要進入預調酒市場嗎?
一、對爺們的事情還不能完全,預調酒大抵可以放一放
早在去年,記得酒爺老謝說過一句話:“本輪酒水的調整是基于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改變,宏觀上沒有前景,微觀上機會很大。”白酒企業是躺在歷史和文化上的偽人,而不是可以把握時尚消費潮流的范兒,相對于男性消費者市場,仍有不少的未解之謎,一句話,未必真正的了解消費者,對女性消費更是無從下手,說得逼格一點就是缺少對人性的了解。如同幾個白酒企業進入葡萄酒行業,最初的定位都是缺誤,不做成功者,只是抱著分一杯羹湯的愿望。
二、即便是在白酒中成功的企業,也沒有任何的優勢
從幾家知名白酒企業進入的時間和方式來看,其大都誤以為自己是知名企業,有著先天的優勢,在產品質量、包裝、渠道、價格、推廣上有著小企業不具備的能力,期想在終端投入上,很容易就把三四線的小產品打死,從而和一線產品正面競爭共享預調酒的蛋糕,可事實并非如此,在對女性目標客戶的測試中發現,沒有多少人知道白酒企業的一線名企是那幾家,所謂的資本也只是企業的蠻力,一線企業對區域小酒廠在小品類上沒有太大的優勢。
三、未來品類產品中只會存在三家大競爭者,進入者勝算幾何
社會越發展消費者對商品越苛刻,較早前的品牌沉淀完成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類占位,后進入者要想贏得消費者青睞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大企業產品在商超渠道中有一定上架優勢,但在消費者的購買中沒有優勢,況且在以夜場主銷為基礎的渠道為零。低端的預調酒市場、渠道、客戶已經被三四線的小廠家玩爛,低廉的出廠價格和參差不齊的酒水品質,深受消費者的詬病,其結果是把女性消費集中推向了一線產品,新進入者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更長時間的渠道運作及消費者培養,試想白酒企業哪一個有足夠的耐心,可以學習外來品牌的十年磨一劍。
預調酒會不會成為一個大的品類,是一個來時擋不住,去時也留不住的流行,還是一個永不落幕、歷久彌新的經典,我們尚需要觀察數日,但現在從女性酒類消費的預估量來看,大約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排名:葡萄酒、洋酒、預調酒和白酒,葡萄酒有專門的培訓機構,洋酒可繼續追隨著自身的節奏,而預調酒在女性消費中是不少企業真正搞不定的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