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大范圍的有效控制,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復蘇,但是對于酒水行業人念念不忘的“報復性消費”卻并沒有到來,行業依然在做 “過冬”的準備。
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諸多的問題。企業要發展、經銷商要生存,怎么辦?在當今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將目標瞄向了對于酒水行業相對陌生的領域:數字化。
的確,在一個數據驅動發展的新時代,不能順應時代發展進步的企業就會落后和被淘汰,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數字化?
要說數字化,就必須要先提信息化。
簡單來說,企業的信息化就是要把企業所有的決策管理、運營操作等日常工作進行信息化。但是這其中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這些信息是由人來判斷、加工、錄入、解釋的。而人為的轉化很難完整的反映真實情況,因此轉化后的信息和現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涉及到跨部門的情況。這就是我們的企業、經銷商時常要盤點庫存一樣,就是想把現實差距和記錄的信息進行一次真實對照。
而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一切是可以解決的。舉個例子:一名經銷商,在信息化時代出庫,需要人為記錄:一瓶飛天茅臺從庫房出庫。但是,真實情況是不是這瓶茅臺真的從倉庫出庫了,不知道,因為這都是操作人自己輸入的。但是,如果在數字化時代,茅臺就自動成為智能商品,有智能OS、GPS定位、傳感器,無時無刻地自動往云端發數據。當這瓶茅臺不管什么原因被搬出了倉庫,就會自動在后臺記錄一個信息:這瓶飛天茅臺從倉庫出庫了。
當然,這只是數字化在企業管理、營銷里最粗淺的一個應用,實際工作中的數字化比這更復雜、龐大、準確,這就是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根本性差異所在。根據數字化所反饋的信息,企業決策者能夠在錯綜復雜的信息中,清晰的了解到自己企業的薄弱點和命門所在,對癥下藥。
數字化不是單純的建一個IT系統
有人說,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就是技術的升級么?是也不是。實際上,數字化轉型遠遠不是一個技術部門建立一套IT系統能夠實現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由企業最高決策者引領,自上向下進行部署和推進。
在酒水領域,傳統企業對生產端,尤其生產線上的數字化建設比較重視,但比較忽視規劃和管理等方面,比如在設計方面,企業還未能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推出新產品或新服務。要明白,數字化不僅是企業錦上添花的工具,不應該只停留在某個部門,而是應該貫穿企業整個組織結構;同時,企業領導者要部署和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使數字化成為企業員工的共識。因為真正的數字化是讓業務生產數據,讓數據反哺業務。
要想企業成功進行數字化轉型,決策者首先要做的是認清阻礙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三大癥結:戰略不清、模式不明和組織不力,然后樹立長遠的戰略眼光,持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