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最合理的價錢,買最合適的商品,理性的消費,過更聰明的生活,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的消費觀念。”
消費升級VS消費降級引爭議
近日,圍繞“消費降級”這一說法,引得市場、民眾不少議論;在消費降級這一說法衍生出來,并被剖析之后,目前的市場主旋律認為消費降級這一說法有失偏頗;
1.部分產品市場回暖,是否意味著消費降級?
二鍋頭、榨菜、方便面等部分產品回暖,因為這部分產品利潤同比大增,導致民眾產生了是否消費降級的疑惑。
2.消費降級這一說法是片面的;
那么,“方便面市場回暖”就意味著消費降級嗎?大家從多個角度證明了這一論點的錯誤,比如說吃方便面多了是因為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方便面在美味度、健康度方面得到了提升……這均表明部分商品的熱賣并不能證明消費降級了;
3.不一定是消費降級,但消費理念確實在改變;
筆者印象很深刻,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提到“消費升級是向上趨優,向下好省”;拼多多、海淘、名品等app在年輕人周圍非常常見,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是人之常情。
在酒業內,存不存在這種所謂“消費降級”的例子呢?茅臺的價格雖高,但供不應求卻也是事實!反之來看,倘若消費降級真的是一種趨勢的話,那么我們酒行業正在追求的中高端市場,豈不是會與市場趨勢相悖而行?白酒作為中高端消費品,在近兩年市場逐漸走俏,只能說是順大勢而為。
消費乏力、市場乏力等諸多問題表明:積極促成消費,有助于市場的健康運轉。筆者反而認為,能夠促進消費更重要!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消費趨勢的問題,因此,把握住消費趨勢,才能夠在多變的市場中占得先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用數據說話
快消品三大趨勢
日前,2018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年度峰會在京召開。300多位全球知名快消品巨頭齊聚一堂,會上,全球知名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發布了《品質生活新趨勢》報告,展示了當下快消品的三大趨勢:
首先,品質生活需求爆發是電商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報告顯示,隨著消費者對高端水飲、健康、享受等高品質消費的頻次增長,成為線上電商新的增長引擎。其中,維生素線上占比93%,寵物食品占比94%;包裝水線上增長69%,酸奶線上增長62%。
其次,線上增長依然領先,但全渠道融合成為趨勢。
從數據來看,B2C線上增速為44%,依然是快消品零售的第一渠道,但消費者也對服務和體驗的要求也變得更高。
在線上,配送速度、大包裝重物等更便捷和多元的需求考驗著平臺的基礎設施和迭代能力;在線下,餐飲、生鮮等全新的快消品類開始加入電商的供應鏈網絡,對平臺的線上線下業務融合、全場景搭建提出了更多挑戰。
第三,不存在消費降級,只有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
根據尼爾森數據我發現,傳說中的消費降級并沒有在大快消品行業中顯現,一線城市的消費支出增加了15%,四線城市的家庭消費支出較去年更是猛增21%,這說明成熟的一二線市場更趨向于品牌認同和體驗服務升級,而三四線下沉市場的購買力潛力則更大。
最核心的原因,是90后在三四線城市中占比最高,達到41%,而他們正是網購消費的主力軍,也逐漸掌握了家庭的消費話語權。
綜上,無論消費升級,亦或是“降級”,都離不開對民眾消費能力、消費水平的前后對比;通過盤點近期與白酒相關的消費現象,產生了幾點疑問!
問:不同年齡段,消費能力不同,在不同渠道的消費力度也不同,如何銷售才能迎合?
溫馨提示:相關數據顯示,線下消費力度當屬80后最強,而大部分互聯網消費來自于90后!
問:一線城市消費能力強,但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是最高的!如何側重性的進行市場謀劃?
溫馨提示:數據顯示,雖廣東、北京、上海的消費能力是最強的,但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增幅要遠高于一線城市;尤其是華中、東北、西北地區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
問:大眾消費觀在不斷變化,怎么處理產品與消費觀的關系?
溫馨提示:消費觀在變化,產品需要順應消費趨勢,但亦擁有引導消費的能力。
問:年輕人的白酒消費趨勢:低度還是高度?
溫馨提示:眾所周知,前段時間高度酒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之后低度濃香重新為自己正名!眾人達成共識,并不能以度數去衡量酒質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