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白酒下半年銷售旺季的開始,但近日酒食匯記者在安徽合肥市場走訪調研時,從一線名酒經銷商到區域名酒經銷商,在問及中秋市場表現情況時,紛紛表示“不好”、“雖有增長,但很一般”、“沒什么氛圍”。曾經白酒銷售三個“三分之一”節點的中秋節將成為繼端午之后,下一個“消失”的旺季?
01、傳統節日氛圍不再,茅臺節后降價成主流觀點
隨著消費理性化的發展,渠道促銷活動對產品動銷作用逐漸降低,也導致了白酒市場的節日氛圍并不濃郁,名酒企業都相當“淡定”,并未推出大力度的促銷政策,且推出的活動政策簡單明了,如古井貢酒在中秋節期間就采取“買贈”或“買贈+抽獎”的方式直接讓利消費者。
對于中秋酒類旺季的消失,有經銷商表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客戶在購買時都比較謹慎,平均客單價有所降低;二是中秋節假期較短以及傳統節日在快節奏社會生活中淡化,節日氛圍不足;三是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變化,節慶出行導致消費分流。
中秋節酒類消費基本以節日團購為主,主要集中在兩個價格帶,一個是80-150元價格帶,主要產品為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獻禮版、古5,口子窖5年、6年;另一個是200-500元價格帶,主要產品為古8、口子窖10年和劍南春。中秋節商務拜訪依然是必須環節,在消費升級下商務拜訪檔次提升,使得次高端價格帶成為一個新亮點。
在高端酒層面主要是茅臺和五糧液,但因為價格過高,消費者購買更加謹慎,不會批量購買囤貨。目前茅臺一批價在2600元/瓶左右,終端實際成交價在2800元/瓶以上,但在茅臺一系列的措施之下,目前在市場上主流觀點認為茅臺在中秋節之后價格會逐步降低。第八代五糧液實際成交價在1100元/瓶左右,成功站穩千元價格帶。
在葡萄酒層面,近年來“月餅+紅酒”的禮盒成為送禮“時尚標配”,對葡萄酒銷售增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但葡萄酒價格以中低檔為主。
“白酒行業從2017年開始,中秋銷售提升就不太明顯,只有春節高端酒才很明顯的增長”有經銷商表示,“距離中秋節還有兩天,具體表現還有待觀望,但節假日期間,可能在宴席市場迎來一波酒類消費的小高峰。”
02、新零售終端表現搶眼,環比增長超40%
與傳統的酒類零售終端相比,一些新零售終端中秋節期間表現搶眼。
酒仙網華中區安徽省負責人陳云飛告訴酒食匯記者,酒仙網國際名酒城終端門店在9月份迎來了小高峰,產品以白酒為主,集中在120-150元/瓶和200-300/瓶兩個價格帶。高端白酒層面飛天茅臺每月都有5箱的固定配額,但依舊供不應求。另據了解,酒仙網國際名酒城合肥市場門店有望單店月銷售額突破100萬元,而8月份銷售額為70萬元左右,環比增長高達42.86%。
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與傳統夫妻店模式的煙酒店相比,如酒仙網國際名酒城、1919酒類直供等新零售連鎖門店,在品牌、產品、流量以及系統管理層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這些企業與茅臺、五糧液一線名酒直接簽訂協議,在價格上根據優勢。通過一線名酒引流,區域暢銷品順帶銷售,渠道專供產品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讓新零售終端門店優勢在節假日得到釋放。
03、品牌聚焦,白酒品牌將呈現“三元結構”
有安徽白酒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密集交錯的價格帶競爭曾帶動安徽白酒營銷實踐領先全國,但這一價格帶競爭模式正逐漸消失。未來白酒行業品牌層次將越來越清晰,呈現出兩個高端品牌、三個次高端全國名酒、1-2省級品牌以及地方特色酒水補充的局面,隨著消費者認知的提高,強者恒強弱者羸弱,顛覆的機會越來越小。
面對逐漸變淡的傳統節假日,很多酒企將目標放在了線上“造節”,如洋河919“要酒節”、519“酒友節”、天貓全球酒水節,雙十一狂歡節、茅粉節等,這些專屬型消費節日分流了三大傳統旺季的購買流量。但在品牌聚焦、產品聚焦的情況下,這些新的“節日”也只是名酒的盛宴。
合肥榮盛名煙名酒羅總表示,隨著消費人群結構在變化,網購在新生代消費者群體中興起。他們對網購方便快捷有保障,還送貨到家的“懶人模式”比較感興趣,這也成為影響線下門店購買率降低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他們對價格并不敏感,消費者只看到網上優惠力度力度,而不知道對于那些企業主導產品,終端實際價格往往比官方旗艦店更加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