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概念最早來自歐洲,來自法國葡萄酒。作為發源地,近年來國際產區概念也在發生著變化,日趨完善與成熟。尤其是針對中國這一龐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各國葡萄酒在進入中國的同時,都把“講好故事”的產區平臺放在首要的推廣地位。產區擁有者也為此頗費心思。
從AOC提出的那天起,沒有人會知道,標識認證對葡萄酒未來帶來的是什么?但也就是因為需要便捷的讓消費者購買到屬于自己喜歡的酒類,越來越多的標識認證配合著產區成為了驗證產品的“試金石”,也成就了國外產區形象。當這些逐漸完善的產區機構與標識認證來到中國時,消費者對“崇洋媚外”的葡萄酒多了一份信任,原因則是這些產區背后所具有的公信力,這正是地理標識所給予的。
堅守:法國產區占得先機
從法國人第一次告訴中國消費者“波爾多”三個字,不過二十年光景,中國大眾對葡萄酒的消費認知已經形成了個基本概念,仿佛一提法國便能張口就來波爾多,至于波爾多位于法國哪里,年產如何,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波爾多已經成為一個專屬名詞,為法國葡萄酒代言。這得益于法國酒商多年來對中國市場的培育,令這個產區名稱比法國酒莊先一步被中國消費者熟知。
擁有悠久的葡萄酒釀造歷史的法國,在捧紅波爾多后,近年來則采用由法國商務投資署牽頭,多產區抱團在華推廣的捆綁式。迅速讓阿基坦、朗格多克-魯西榮地區和博若萊、勃艮第、盧瓦河、羅納河、阿爾薩斯、香檳等產區的企業被中國消費者熟知。
為讓到中國零距離了解法國葡萄酒的發展歷史,切身體驗其魅力,法國人還定時組織大師班、品鑒會等形式的互動活動。在專業侍酒師的指導下,品嘗到十多款“波爾多和優級波爾多”及“博若萊”酒,已經成為這些產區推薦上常見的風景。
同時,法國自2016年起加大在華推廣力度,結合國內日益升溫的“創新”理念,推出中文版《全世界最簡單的西餐》等一系列附加型推廣,令產區名稱進一步深入中國消費者的內心。當然,在法國原產地標識做得最好,且與國際合作最為密切的不得不提到香檳協會。
香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原產地保護標識認證,它的存在已經不單單依托地域上區域的劃分,是一個原產地名稱,最早香檳是法國最早的幾個AOC,甚至早于法國原產地名稱局和原產地名稱法的出臺。香檳產區的地理劃分在1927年完成,并且在1936年獲得了AOC原產地名稱保護,現在全世界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香檳的原產地名稱受到了保護。這也就是說在世界上任何語言所書寫的“香檳”一詞都歸屬法國香檳產區,受其保護。
香檳受到原產地名稱的保護有自然環境的因素和人文方面的因素。從自然因素看,香檳的地理位置非常靠北,氣候涼爽,葡萄的成熟度會低一點,不是非常適合釀造靜止葡萄酒。香檳人另辟蹊徑,利用當然的自然資源,創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氣泡酒釀造方式,可以說現在還是世界上獨領風騷的。在香檳區之外,即使是用同樣的葡萄品種,采用同樣的瓶中二次發酵的方法釀造的氣泡酒,也是不能使用香檳的名稱的。1927年劃定的香檳區域中的葡萄園有34,000公頃,這些葡萄園中的石灰質土壤給香檳酒帶來獨特的口感和風味,特別是其中的礦物質風味。
在人文因素方面,香檳當地的釀造者們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了最為適合的釀造工藝和方法,并且通過法律方式固定下來,從而能夠延續下去,保障了香檳酒的品質。經過長期的實踐,香檳人知道用三種法定的葡萄,霞多麗、黑皮諾和莫尼耶來釀造的香檳酒品質是最高的。香檳的三個主要的葡萄品種中,黑皮諾的種植面積占到38%,莫尼耶占到32%,霞多麗占到30%。另外的四個法定的白葡萄品種的種植面積不到0.3%,通常不會提及。
香檳協會是1941年成立的,多年來管理香檳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管理人,還管理產品。所有的酒莊和果農必須在香檳協會備案,申請執照才能從事和香檳酒相關的事業。葡萄的種植、采收、壓榨和釀造,直到出廠的記錄和相關的文件的管理都是香檳協會的管理范圍。這以保護組織已經在中國設立辦公室,簡單的來說,就是保護“香檳”一詞不被亂用,同時推廣其酒品亮點。在中國的一些產區保護機構中,香檳協會算是走在前列的,以保護與推廣的雙重模式來進行。同時,香檳協會2015年完成了香檳風土的申遺工作,整個產區都將從這個工作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