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春節剛剛過去兩個多月,白酒行業迎來銷售的淡季期。本周,白酒行業確實熱鬧非常,“控貨”、“漲價”比往年來得都要氣勢洶洶。
據微酒記者不完全統計,本周內,五糧液、洋河、古井貢、郎酒、汾酒五大名酒都分別出臺了或控貨或漲價等文件。
不過,對于“控貨”、“漲價”兩次,行業已經并不陌生,本輪又有哪些特點?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伴隨著一線品牌的漲聲一片,白酒行業又要開啟新周期了?針對這些問題,微酒記者將一一分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01、七點來看,“漲、控”看似不簡單
本輪“漲、控”相比以往又有什么特點呢?微酒從本次漲價發現幾個特點:
1、從本次漲價的企業可以看出,五糧液、洋河、古井貢、郎酒、汾酒五大名酒企業率先領跑。
2、從產品價格帶來看,次高端、高端產品漲價為主,產品分別有:五糧液的第七代、郎酒青花郎;古井貢古16、古20產品、洋河的天之藍、汾酒青花30
3、從漲價幅度來看,小步穩漲為主,洋河的全線產品漲幅20%,青花汾酒漲幅10%左右,古井貢酒古16停止接單、古20漲幅15%。
在本輪漲價潮中,為什么只有名酒們在“漲、控”?
1、從行業內來看,目前白酒趨勢向品牌、名酒、中高端集中;
2、從2019年一季度銷售情況來看,名酒提前完成了預期成績。同時,春節過后,部分名酒渠道庫存較小,無壓力,具備漲價的前提和底氣;
3、從漲價的產品上來看,漲價的產品都是企業的大單品,有市場銷售超過10多年的產品,消費規模與消費基礎大,“漲控”消費端影響不大;
4、從漲價企業來看,漲價是一個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漲價也要看企業的綜合實力與抗壓能力,名酒們綜合實力與抗壓能力較強。
02、“重踩油門”,名酒們開啟2019年的“軍備競賽”?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跌價,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漲價。本輪名酒企業們一窩蜂的漲價,看似獨立的市場現象,背后又隱藏什么樣的原因呢?
2018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一線白酒企業可以說也是拼盡全力保持了“穩定增長”。隨著龍頭價值的日益凸顯,酒業分化加速,白酒將逐步進入“新寡頭時代”。
2019年,白酒行業該如何邁入理性健康以及高質量發展,依舊是需要解答的問題。此輪“漲控”的市場現象,可以看成是白酒企業們開始調整的第一步。
有行業人士認為,2019年,行業集中度持續加劇,弱肉強食競爭下,名酒企業們需要進一步掌握市場定價權。只有擁有市場定價權,才能掌控市場,因此漲價是名酒企業市場定價權的爭奪戰。
“競爭加劇下,企業想要持續穩定發展,品牌升級、渠道利潤穩定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實施“漲價”與“控貨”更能看出是推動品牌升級、穩固渠道利潤的必要手段。”盛初咨詢副總經理侯帥表示。
招商證券首席分析師楊勇勝分析指出:“從競爭態勢來看,在擠壓式增長下,新一輪的行業競爭態勢逐漸清晰。全國性名酒與區域龍頭同時面臨著市場挑戰。”
全國性名酒在全國市場爭奪戰中面臨區域龍頭的強勢回歸,要想在全國市場上有話語權,從產品價格上拉開與區域龍頭企業的差距,也是一個策略。
區域龍頭酒企一方面面臨者全國名酒的下沉與降維打擊,另一方面面臨區域內競爭對手的血拼,要保持市場領導地位。區域龍頭要解決這兩個問題,一是要想產品向上與全國酒企競爭,同時要保持與區域內競爭者之間的距離,漲價與控貨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不斷重塑消費者定價權、認知權,穩固終端利益鏈。漲價有利于提高產品價格天花板和品牌護城河。”諫策咨詢項目總監司勝軍告訴微酒記者。
“在行業調整期,價格依然是企業競爭的核心領域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講,對價格帶的爭奪和掌控,決定了企業在行業地位和命運。”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分析說。
2019年,面對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與消費下行,白酒行業的發展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這輪競爭中,有人踩“剎車”,有人踩“加速”。白酒企業走的每一步都更加“慎重”。即便如此,名酒們內部價格博弈時刻存在。
這一輪名酒漲價動作后,市場走向何方,競爭走向何處,我們靜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