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行業正逐漸步入復蘇階段。行業公司業績集體回暖,大廠紛紛提價,個股漲勢火爆。
2015年底以來,白酒業主流企業紛紛上調核心產品出廠價和終端價。提價效應導致白酒股票頻頻異動,該板塊今年的整體表現突出,一改過去三年的深度調整頹勢。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個股在A股整體低迷之際逆勢創出新高,大批公司評級被上調,多只個股出現大單資金凈流入。QFII一季度大量持有白酒股。隨著水井坊本周一復牌并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白酒股已集體告別ST股。
然而,中國宏觀經濟并未表現出特別明顯的復蘇現象,國內消費仍處于成為支柱產業的行進過程當中。沉寂了三年多的白酒企業為何在此時紛紛提價呢?
中泰證券分析師胡彥超從三個角度分析了白酒提價動因:
一、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提價動力足
2015 年以來白酒行業加速復蘇,酒企具備充足的提價動力。從近十年中國白酒行業的盈利狀況來看,2004-2012 年黃金十年白酒行業收入復合增速高達 28%,利潤復合增速高達 39%。受“三公消費”限制和八項規定影響,2013 年以來白酒行業收入增速降至個位數,凈利潤持續負增長。經過兩年深度調整,2015 年白酒行業復蘇趨勢初顯,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 7.8%、5.5%。2016 年 Q1 行業呈現加速復蘇態勢,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速超過 15%,且庫存處于低位。從經銷商渠道利潤率來看,一線白酒已從嚴重倒掛虧損回升至可以實現盈利,二線以洋河、古井為代表的經銷商利潤率在 10%-20%之間,為漲價提供了有利保障。另外,酒企上調出廠價也彰顯了產品信心,振奮經銷商斗志。綜合來看,酒企在行業發展持續向好趨勢下具有很好的提價信心。
二、消費升級+固定資產投資發力,提價順應市場需求
商務及個人消費增長良好,消費升級愈加明顯。2013 年以來,受嚴控“三公”消費、軍方“禁酒令”等因素影響,白酒行業消費結構出現了大幅調整,公務消費及團購渠道快速萎縮,商務、個人消費大幅增加。特別是高端白酒市場,其公務消費已經被擠壓到非常小的程度,由 2012 年之前的 40%大幅下降至 2014 年之后的 5%以內,商務和個人消費成為主力。2015 年起,餐飲行業持續回暖,白酒行業消費升級明顯,中高端酒增勢良好,上市公司產品結構逐步上移,核心產品毛利率得到提升。
固定資產投資發力,有望給白酒市場帶來消費增量。一方面,基建、地產等新項目的開工勢必會驅動商務消費的興起,高端白酒也有望間接受益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加速。而過去 15 年的歷史數據也驗證了固定資產投資與白酒行業收入是高度正相關的。另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帶動農民工數量的增加,而消費習慣和價格優勢是農民工進行白酒消費的主要原則,消費能力有限促使低端白酒直接受益。
根據調研顯示,今年白酒行業消費升級趨勢持續,以江蘇和安徽為例,江蘇省內商務、婚慶等場合普遍消費價格帶在 300 元以上,安徽也開始提升至 100 元以上。我們認為,產品價位定位于多數消費者的理想價位是每家企業都希望做到的,在消費升級和固定資產投資發力的驅動下,酒企提價是順應市場需求,且提價后消費者也容易接受。
三、正面競爭趨于弱化,催生跟隨性提價行為
高端白酒收入占比出現回升,為二三線白酒預留提價空間,催生區域性競品實行跟隨性提價。對于白酒價格帶的劃分,我們認為當下將出廠價在 500 元以上的計為高端白酒是比較合理的,主要品牌包括:53 度飛天茅臺、高度五糧液(含普五)、國窖 1573、夢之藍 M9 和 M6 系列。隨著 2015 年茅五瀘高端白酒業績的回升,其收入占比企穩回升,提升至10.2%,目前市場規模在 560 億元左右。我們認為目前高端白酒收入占比的回升是茅五瀘的產品結構和整體價格上移的外在表現,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 500 元以下價格帶的競爭狀態,為二三線白酒空出更多的提價空間,區域性龍頭提價,競品會隨之提價。以安徽區域名酒古井和口子窖終端價 188 元的核心產品為例,4 月古井 5 年上調出廠價,5 月口子6 年跟隨提價,兩者價差縮小至 1 元,我們認為這是消費升級下省內競爭格局改善推動的跟隨提價行為。
招商證券上周提出三大理由全面推薦白酒,行情持續看全年。1)估值便宜。一線白酒15倍左右,二三線白酒20倍。2)行業復蘇——經營性現金流驗證復蘇,Q1指標料將更好。15年起行業現金流已經開始好轉,預計Q1全行業好轉,帶動業績高增速復蘇。3)配置避風港。近期債市信用違約加劇,期貨市場風險快速醞釀。白酒板塊顯現穩健配置價值,且機構配置比例仍低,是規避風險好選擇。
白酒類上市公司此前公布的2015年年報和2016年一季報顯示,多數酒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
近日,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預計,到2020年釀酒產業銷售收入達到約1.3萬億元,比2015年9229億元增長40%,年均復合增長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