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調整五年這個關鍵的當口,全國一線品牌在安定內部之后已調轉槍口直指全國市場;但以老白干、青青稞、伊力特為代表地頭蛇雖然營收實現增長卻無法遮蓋省外市場擴張的頹勢:三家企業在各自的省外市場份額萎縮,老白干和伊力特尤為嚴重,省外下滑比例皆超過20%。
在這一輪調整中,洋河、古井貢成省外市場突破的典型標桿;但“老青伊”遭遇坎坷也讓我們意識到泛區域品牌的突破機會越來越渺茫。
老白干
省外下滑超20%
衡水看老白干2015年公開披露的年報顯示:省內外均為增長,省外增長速度還高于省內。但是到了2016年,河北省內市場加速增長,而河北省外市場份額卻是大幅萎縮,下滑比例高達23%。
作為有望沖刺河北王的衡水老白干,在不久前將豐聯四家酒廠收入囊中;并購手段使得衡水老白干在省內外均布下棋子。顯然,“河北王”并不能滿足老白干的胃口,即使去年省外市場突破遭遇坎坷,但是老白干還是將拓展市外市場放在重要位置,并在2017年的目標規劃中提出:深度聚焦河北省內市場,有序開發省外市場。
青青稞酒
省外擴張遭遇天花板
青青稞酒的數據就顯得較為有趣。2015年,青海省內市場以5%以下的速度下滑,青海省外市場以將近10%的速度增長。到了2016年這一現象完全反轉,省內市場以將近10%的速度增長,省外市場以5%以下的速度下滑。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青青稞酒都在貫徹向外擴張的戰略,聚焦省外西北區域,并將省外西北區域渠道建設由代理模式調整為直銷模式,加速對甘肅、寧夏、西藏、內蒙、新疆的基礎渠道網絡建設。但就2016年報數據顯示,青青稞在大西北市場擴張的“野心”已經遭遇天花板。
伊力特
疆外市場一跌再跌
伊力特不同于老白干和青青稞酒,可以說是有個性。面對疆內大本營市場,那就是鞏固鞏固在鞏固,換來的結果就是2015年和2016年都是增長。而疆外市場卻完全相反,連續兩年下滑,2015年下滑10%,2016年下滑了20%。
伊力特區域突破大多采用與外省公司合資成立公司的形式,通過與經銷商在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層面的深度捆綁,從而實現當地經銷商的資源挖掘去拓展市場。2016年報數據顯示:疆外市場的經銷商數量沒有變動,但業績卻在持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