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人民銀行發布第三季度針對銀行家、企業家和城鎮儲戶的三份問卷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無論是銀行家還是企業家的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均出現下跌,這也是連續五個季度增長后的首次下跌。
值得關注的是,銀行家與企業家都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偏冷”,相關比重也較上一季度分別增加11.0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同時,居民的儲蓄意愿明顯上升,而投資、消費意愿下降。
盡管如此,就在發布報告的同一天,A股的白酒板塊表現活躍并走勢良好,尤其是業績排名暫靠后的區域名酒,全都取得了“開門紅”。
01、中高端成功拯救“發際線”“
目前,有產區、品質概念優勢的區域酒企,發展前景依然向好,但這也取決于企業的品牌力以及渠道的改革效果。隨著中國酒類消費的結構性升級,我還是堅持認為名優酒的發展勢能會更好。尤其是在存量擠壓市場下,大量的區域中小型酒企業已被清場。”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對比來看,上市的區域酒企發展的還可以,盡管有些業績排位落后,但實際上與大量的區域酒企來比,他們整體表現較平穩。
的確,這從半年報中也可以窺見一斑。
財報顯示,2021年1-6月,青青稞酒和伊力特都保持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大幅增長,盡管因為去年受疫情的影響,經營業績基數較低,但同比2019年,兩家企業依然穩中有升,這背后是中高端產品在發力。
根據伊力特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經營數據公告顯示,今年1-6月伊力特的高檔酒、中檔酒和低檔酒分別實現收入7.12億元、2.62億元和0.47億元,同比增長20.1%、78.5%和11.6%,中高檔酒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低檔酒,并且為伊力特貢獻了九成以上的業績。而這些數據較疫情前的2019年,也實現了穩定增長,足見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帶來的效益。
對此,10月8日,伊力特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會根據市場銷售及產品結構控制節奏進行提價,目前公司各價格區間的產品都經歷過調價。由此可見,未來,伊力特將持續聚焦中高檔產品,削減中低檔產品SKU,在此賦能下,其毛利率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也會隨之持續改善。
青青稞酒也是如此。
據業績披露,公司實現酒類收入5.39億元,自有品牌青稞酒實現收入5.22億元。其中,中高檔青稞酒貢獻超過7成的業績,實現4.06億元,大幅增長74.93%,而這一增速也高于普通+低度青稞酒。不僅如此,中高端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也分別同比增長53.97%和37.83%。顯然,數字的激增都印證了消費者對青青稞酒中高端產品的青睞。
對此,青青稞酒也表示,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確定公司戰略核心產品,并促使產品主線更加清晰。為此,青青稞酒制定了戰略核心產品5年發展規劃,下半年將完善產品開發及對應產品營銷策略。同時,堅定不移推動國之德產品配額制模式,充分保護產品價格。此外,聚焦“大國品牌”,圍繞公司國之德G6、第三代出口型等中高端產品進行內容創作和宣傳,塑造品牌價值,提升產品形象。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人民生活追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偏好個性化、多樣化的高品質消費,業績排名暫靠后的區域白酒企業想要在當前這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抓住機遇,產品升級是必經之路。
02、持續虧損
但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
相比不斷增長的兄弟企業,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總有酒企出現虧損,并且是業績連續多年不佳。其中之一,就是皇臺酒業。
自2000年8月其登陸資本市場以來,20年間,皇臺酒業四度ST,五度更迭控股權,尤其是2016年至2018年間更是連續虧損,加上2017年、2018年凈資產都為負值,直接觸及了深交所暫停上市規則,皇臺酒業于2019年5月13日起被暫停上市,直到去年12月26日才恢復上市。
不僅如此,作為有歷史的甘肅名酒,其在甘肅省內市場的優勢已逐漸消失。據2019年的相關數據顯示,甘肅省內白酒格局呈現“一超多強”局勢。金徽酒以24%的市占率成為龍頭酒企,其次是本地品牌紅川,市占率14%,然后是濱河和漢武御,市占率分別為9%和4%,而皇臺酒業則被歸于“其他”一類,并未單獨顯示市占率。
盡管今年上半年,皇臺酒業的一些產品在各項賽事中均有獲獎,并開始發力線上銷售,但之前因“內耗”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期,加上省內競爭愈發激烈以及名酒企不斷渠道下沉,皇臺酒業想要在2021年提振翻身,恐怕并不容樂觀。
現實也的確如此。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皇臺酒業實現營業總收入2524.9萬元,同比下降35.8%;實現歸母凈利潤-1207.4萬元,而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301.8萬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對此,皇臺酒業在半年報中明確指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使得公司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和毛利潤下滑,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有意思的是,在19家上市公司中,企業銷售費用漲幅最高的還不是皇臺酒業,而是老白干酒。
業績披露,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銷售費用為5.46億元,銷售費用率為33%,在A股19家白酒企業中排第一,皇臺酒業緊隨其后。
盡管投入很多,但兩家企業的費效比在19家上市公司中排名最低。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的平均銷售費用費效比是10.55,即每支出1元銷售費用,平均產生10.55的銷售收入。而老白干酒和皇臺酒業的費效比只有3.03和3.07。
“發展好的企業,因為其規模更大,結構更高,資源調動效率也更高,相應地人力、招商等各種服務成本也就變得更低。”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總經理邵伶俐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業績較差的酒企,其規模狀況和產品結構相對較小、較弱,并且連續營收不佳,止滑壓力加大。為了提升業績,酒企就需要培育新的增長級,自然也就提高了銷售費用和新的投入。
的確,在白酒市場分化嚴重的今天,一線酒企占據了市場份額的大頭,三四線酒企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如果不投入,就很難守住市場,但持續的投入,也未必就會有收獲,衡水老白干就是如此。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老白干酒5年銷售費用總和高達45.93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1%、32%、26.9%、25.8%、28.4%,對比業績來看,其營收增幅遠不匹配費用的投入。
“自2017年,老白干酒就開始豪擲并購多家區域中小型酒業,幾年下來,這對其本身發展并無多大助力,反而拖累了資金流,也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和管理。”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助力碳中和的今天,老白干酒也需要“節能減負”。
同樣市場低迷、主業銷售不振的還有金種子。
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金種子酒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18.98萬元、1.02億元、-2.04億元和6940.6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250.32萬元、1764.08萬元、-2.28億元、-1.14億元。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曾經是徽酒代表的金種子在近四年的發展中已虧損了三年。盡管今年上半年其營業總收入5.45億元,同比增加32.98%。但凈利潤為-9771.96萬元,同比下滑79.75%。
“金種子酒始終走不出泥潭,既有品牌的問題,也有產品的問題。”北京圣雄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文武分析指出,目前,金種子中高端增長乏力、全國化基本無望并且渠道招商進展慢,加上品牌文化割裂,想要鍍“金”并不容易。
但不可否認的是,沉寂多年的金種子已在今年開始頻頻發聲,并在營銷上努力突破。一方面,以“馥香盛宴”為傳播載體,以安徽次高端白酒的定位,輻射省內外各圈層消費者;另一方面,在強化市場基礎工作建設的同時,通過快手、抖音等直播平臺進行引流,增強品牌曝光度,擴大品牌影響力。
綜合來看,當前產業升級發展態勢較為明顯,進入到四季度,隨著白酒真正銷售旺季的到來和行業不斷回暖,區域酒企整體也會進一步利好。(原標題:落后者的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