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周期后,川酒事實上經歷過一段低潮期。好在2016年以來,以五糧液為代表的川酒軍團開始呈現分化回暖態勢,經濟指標較前幾年有了一定改善。那么今后川酒板塊究竟會有怎樣新的發展趨勢呢?
本文將從“年度大勢,起字領銜;主流酒企,戰略定完;全國拓展,再起東山;三核驅動,威力倍添;省內二線,舉步維艱;原酒企業,自有難產;七朵金花,覺醒大半;川酒大軍,浩蕩向前”八個方面進行剖析。
年度大勢,起字領銜
自2012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周期后,川酒事實上經歷過一段低潮期。例如,五糧液不僅被茅臺拉開距離,后面的洋河還在步步緊逼;瀘州老窖的營收一直都在洋河之下;劍南春身陷內部高層風波不能自拔;全興大曲一分為二,外資掌控......
進入2016年以來,在白酒行業漸回暖,尤其是中高端白酒擴容的趨勢下,相較于前幾年行業深度調整期的低潮,川酒板塊呈現出新一輪復蘇態勢,各項經濟指標較之前都有了一定改善,增速大多轉為正增長,東山再起的勢頭明顯。
主流酒企,戰略定完
在當前白酒行業強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酒企在戰略上都需要改革創新。就川酒板塊來說,在主流酒企的引領下,川酒主流酒企的戰略重構計劃已經基本制定完畢,勢必將帶領整個川酒板塊重新崛起。
一是,控量提價行動。例如,五糧液在2016年兩次提價,瀘州老窖對核心單品提價,郎酒系統性調整終端價格等。這些都傳遞出強烈的發展訊號和反攻意圖,不僅是簡單的價格上漲,更是品牌定位和整個市場經營結構的重構。
二是,布局新興渠道。2016年白酒渠道變革加劇,電商與傳統渠道結合成大勢所趨,跨界整合的價值也進一步體現出來。例如,五糧液與京東強強聯合、與蘇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四川中煙跨界合作、與工商銀行聯合發布定制期酒、與長安俱樂部合作等。
三是,品牌傳播升級。例如,五糧液加大開展耀世之旅、高端活動贊助、消費者品鑒會等品牌滲透活動。另外還有郎酒簽約郎平代言、紅花郎啟動全國范圍內的高端醬酒盲品大賽等。
四是,產品重構、聚焦。例如,一方面,川省政府在成都啟動四川新生代酒品戰略,瀘州老窖宣布進軍健康酒領域,一口氣推出5款健康白酒,提前布局酒業大健康戰略。另一方面,五糧液強化了“1+5+N”的產品體系,淘汰30多個弱小產品。瀘州老窖聚焦國窖1573、窖齡酒、特曲、頭曲以及二曲這五個單品上,郎酒明確了集中資源和力量打造青花郎、紅花郎、郎牌特曲以及小郎酒四大單品的戰略。
五是,組織內部改革。例如,沱牌人事調整與內部改革,郎酒將五大事業部變成三大事業部,五糧液領導班子調整等。
六是,戰略目標回歸。例如,一向低調的劍南春亮出了百億藍圖,提出在“十三五”末銷售規模達到100億元,并培育3個10億元、4個5億元的戰略單品,提出了“回歸中國白酒行業第一集團軍”的戰略目標。
全國拓展,再起東山
在行業進入調整期后,受限制三公消費、禁酒令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高端白酒市場遇冷,這對主打中高端產品的川酒板塊造成了巨大沖擊,也是川酒一度陷入低潮的重要誘因。
經過4年多的深度調整,一是,在新一輪的消費升級紅利下,中高端白酒市場回暖和擴容跡象明顯,川酒板塊主流酒企的業績也開始分化回暖。二是,川酒向來擁有品質保證和品牌影響力的雙重優勢,尤其是在中高端產品方面。因此當前的消費升級、中高端擴容、消費理念轉變等趨勢,事實上為川酒接下來新一輪的全國拓展與區域下沉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三是,以洋河、古井等為代表的東部酒企的崛起對川酒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和挑戰,川酒發展的背后也暗藏危機。因此,川酒接下來必將轉守為攻,大舉東征。
在此背景下,從郎酒一樹三花成型,瀘州老窖“濃香國酒”、重回前三的戰略規劃,劍南春目標百億,五糧液人事調整,以及2017年春糖上川酒頻繁亮相新產品、招商會等動作來看,都預示著川酒板塊主流酒企內部的戰略調整已經基本完畢,接下來必將集中精力實施新一輪的全國拓展戰略。這也必然會對全國范圍內的區域性酒企帶來新一輪的擠壓和沖擊。同時,“全國名酒區域化”與“區域名酒全國化”的沖突也將進入正面戰場。
三核驅動,威力倍添
一直以來,川酒的核心優勢在于“品質+品牌”的雙核驅動。同徽酒的“渠道”驅動和蘇酒“渠道+品牌”驅動(蘇酒學習并超越了徽酒的“渠道”)相比,川酒在品質(濃香酒質和原酒)和品牌(名酒口碑和基因)上具有先天優勢,然而在對市場的反應、掌控、整合、抗壓等方面,川酒卻相對處于弱勢。
因此,伴隨行業的強擠壓競爭以及川酒新崛起的使命,如同蘇酒當年學習徽酒一樣,川酒應該學習徽酒和蘇酒的渠道運作經驗,從“品質+品牌”的雙核驅動升級到“品質+品牌+渠道”的三核驅動。事實上目前川酒中已經有部分企業開始嘗試“品質+品牌+渠道”的三核驅動。例如,水井坊在2016年的高增長主要原因就源自于市場模式的調整、核心市場的聚集以及市場運作的精細化。首先,在全國市場實行新的總代制,投入了兩三百人的營銷隊伍,深入一線開發市場,并重點聚焦10個核心市場。其次,通過精準廣告投放、舉辦品鑒會、直控3000多個核心門店等舉措,積極進行消費者互動。另外,狠抓營銷策略的落地和營銷隊伍執行力的強化。
綜合來說,川酒若能在品質和品牌優勢的基礎上,把渠道運作也做深、做透、做精,那么對于川酒來說,在“品質+品牌+渠道”的三核模式的驅動下,川酒勢力必將覆蓋全國,罕逢敵手。
省內二線,舉步維艱
事實上,此次新一輪的行業回暖是漸回暖和分化回暖,并不是全面回暖;嘏饕性谌珖痪和二線的強勢酒企身上,體現強者恒強的趨勢。同時,行業已經由擴容性增長轉變為擠壓性增長,區域性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體現弱者恒弱的趨勢。
就川酒板塊來說,酒企之間兩極分化的趨勢比較明顯。一方面,一線酒企已經開始階段性回暖和恢復性增長;另一方面,不同于一線酒企的階段性回暖,以紅樓夢、敘府、古藺潭酒、江口醇、小角樓等為代表二線酒企依然還在谷底掙扎,舉步維艱。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對外擴張難度頗大。首先,川酒二線酒企長期過度依賴基地市場,缺乏全國化布局;其次,川酒二線酒企眾多,彼此內耗嚴重,無力外拓;最后,省外酒企構建了強大的區域壁壘,給予川酒二線酒企巨大的擴張壓力。
二是,對內深受一線擠壓。當前,行業正處于深層次的結構調整之中,川酒一線酒企紛紛實施“價格下移、渠道下移、組織下移”的三大結構下移策略,這就深度擠壓了二線酒企的市場生存空間。
原酒企業,自有難產
就四川板塊來說,原酒企業所占比例較大。目前四川全省各類白酒企業約5000家,其中約80%都是以原酒銷售為主。但是,原酒企業一直存在的兩個問題就是集中程度低和產能結構性過剩。尤其是在行業深度調整期,隨著在下游酒企需求量的銳減,導致原酒交易數量大幅下滑,原酒庫存也積壓過大。這就給眾多原酒企業帶來了生存上的危機,甚至部分原酒企業已經在危機中倒閉。
事實上,原酒企業不能簡單的滿足于產業鏈最底端的生產制造。相反,原酒企業應該放大格局,積極布局產業鏈兩端的自有產品研發和品牌營銷。然而,目前大多數的原酒企業仍是強于釀酒技術,弱于產品銷售,更別提品牌營銷了。這就導致自己的原酒培育了許多省外白酒品牌,但是自己的產品和品牌卻在市場上沒有生存空間。究其本質,就是長期的制造型思維使得原酒企業缺乏針對消費者的品牌營銷意識,以及在營銷組織、渠道建設、市場運作等方面均存在致命缺陷。因此,原酒企業的自有產品很難在市場上形成氣候。
七朵金花,覺醒大半
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水井坊、沱牌以及豐谷7家川酒企業構成了川酒的“七朵金花”。在消費升級、中高端擴容、行業分化回暖的趨勢下,在2016年,通過內外部調整,七朵金花已經覺醒大半,主導產品銷售良好,庫存大幅下降,價格穩中有升,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正增長。
例如,2016年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245.44億元,同比增長13.32%;實現利潤總額93.37億元,同比增長12.67%。2016年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83.04億元,同比增長20.34%;實現凈利潤19.28億元,同比增長30.89%。2016年劍南春營收首次突破80億元,距離百億俱樂部已經不遠。目前郎酒已回到了發展的正常軌道,2016年銷售業績穩中有升,短期發展目標是2018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利潤率保持20%以上。
川酒大軍,浩蕩向前
一方面,未來白酒行業的發展將會趨于集中化,品牌力將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而強勢品牌將壟斷話語權和市場號召力。另一方面,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消費理念趨于向高品質和大品牌轉變。在這個背景下,川酒憑借其長久以來的品質、品牌、以及中高端價位的認知,必將受益于行業發展紅利,迎來新一輪發展風口,集體浩蕩向前。以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為例:
一是,五糧液。2017 年是五糧液改革持續深入的一年,結合白酒行業發展和2016 年的經營情況,2017 年力爭實現營業總收入和利潤總額10%或以上增長。并制定了區域突破與品類突破的“兩個百億”的目標:率先實現一個區域(華東)營銷突破100億的戰略目標;在全國酒企中率先實現系列酒突破100億規模的戰略目標。
二是,瀘州老窖。2016年瀘州老窖在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等經營指標均實現了高速增長。2017年開年,公司大單品銷售額整體增幅超過60%,為全年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并提出要向“濃香國酒”的品牌高度、“白酒前三”的領軍地與行業標桿的目標發起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