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已經是快消品的一種流行,好像不做個跨界都對不住自己,對不住這個行業,同時也是企業老板和行業從業者的共同話題。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行業與行業的相互滲透相互融會,已經很難對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屬性”,跨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最潮流的字眼,從傳統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跨界的風潮愈演愈烈,已代表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方式的融合。
從營銷上來說就是指依據不同產業、不同產品、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之間所擁有的共性和聯系,把一些原本沒有任何聯系的要素融合、延伸,彰顯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態度、審美情趣或者價值觀念,以贏取目標消費者好感,從而實現跨界聯合企業的市場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的新型營銷模式。
作為一個模式或者企業的發展創新無可厚非,但是每個生產企業和流通商不是每個品牌都可以做跨界,客觀的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才是成就一個品牌的根本,而不是一窩蜂的開始所謂的營銷創新,搞不切合實際的跨界。
一個生產企業的產品跨界要考慮如下問題:一是產品跨界要在大品牌范圍內做適當延伸嗎,不要明顯是一個做食品飲料的突然去做個藥品,這種跨界就有很大的風險性;二是跨界要考慮企業自身資源是不是適合新產品的匹配,一個食品突然做機械,那原有的資源就不適應這個新行業,所有投資全部是新的,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三是看自身企業的資本實力能不能為新的創新做好支持,不能大量的靠原有的產品來大量輸血新產品,那樣最終會全線崩潰,主業和副業全部失敗;最后就是人力資本是不是適合新的產品的思路和運作能力,新的產品是一個全新市場,需要更好地人才來運作。
當然任何事都要一分為二來對待,既然有能力或者具備跨界的因素,那就要大膽的去做這方面的探索。
每一個優秀的品牌,都能比較準確地體現目標消費者的某種特征,但因為特征單一,往往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也比較多,尤其是當出現類似的競爭品牌,這種外部因素的干擾更為明顯。而一旦找到了一個互補性的品牌,那么,通過多個方面對目標群體特征的詮釋,就可以形成整體的品牌印象,產生更具張力的品牌聯想;パa性品牌之間,也更容易產生品牌聯想。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印象并非品牌形象,而是基于品牌本身與目標消費群體特征的聯系,形成的一種整體印象,它有別于品牌形象。由品牌可以聯想及消費群體特征,由消費群體特征聯想及品牌。
跨界營銷的目的,就是要讓品牌形象更為立體,有縱深感,以此產生出與其他品牌不一樣的地方,讓自己在競爭中更為強勢。因此,要想進行一項成功的跨界營銷,首先必須要找準能夠差異化、準確化體現自己品牌的合作伙伴。能夠在體現自身品牌特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借助外界力量與資源來進一步讓自己脫離同質化的行列,是跨界營銷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