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觀望全國性的白酒運營商企業,能讓大家叫得上來的也許很多,比如浙江商源、北京盛世大典等。
但要說起陜西的白酒運營企業,在全國市場上能有點影響力的,恐怕為數不多,就連天駒集團這樣的名優企業,也縱橫在整個西北市場。
當然,陜西也有很多名優的白酒運營商企業,譬如智德通,華鼎,成城裕朗等。
可要把這些企業放到全國市場的大海中,恰如一條小魚兒。
究其原因,黑貓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陜西沒有深度性敢說實話的行業媒體人。
陜西酒水行業,壓根就沒有一個能拿出來說事的媒體人,包括我在內。當然這也是很多酒水企業看不起陜西行業媒體的根本原因,更是陜西部分行業媒體企業發展的越來越艱難的致命性因素。
因為陜西行業媒體人中,缺乏寫深度行業分析稿件的人、缺乏寫來源真實市場情況的人、缺乏真正敢說行業實話的人、缺乏對企業的操作模式公開提出質疑的人、缺乏給行業帶來指導性意見和建設性文字的人。
不缺乏的只是煲雞湯者、獻媚者,變著法兒地為企業說好話者。
這方面,我深表慚愧。
這一現狀促使陜西的企業只把行業媒體人當作一個上門要廣告費的人,所以他們寧愿跟陜西大眾媒體合作,也不會跟行業媒體有什么深度合作,導致的結果:省內的行業媒體人不給企業說好話,就沒有飯吃,就更談不上為行業發展做貢獻了。
然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根深蒂固。
2、自以為是,狂妄自大。
陜西酒水運營企業的自以為是和狂妄自大主要表現在窩里斗。當然這是中國商業的屬性,也是本性,難以改變。
比如20年賣的好了,一股腦市場上全是20年;瓷瓶火了,市場上一瞬間全是;低價位光瓶起來了,同一個廠家的同類產品就全出來了……
瘋狂、迷亂式的跟風已經讓很多企業失去了方向,忘了堅持自己、忘了創新、忘了打造高性價比產品。
可恨的是企業自身還感覺良好,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的產品不管是從口感還是包裝、價格等就是最好的。
可是下面的業務員拿到市場上一看,整個天空中都是他的小心肝破碎的聲音。
往上面一反應,得到的答案是業務能力不行。
3、容不得媒體人說其半點的不是。
前幾年做市場調查的時候,了解的真實情況遠遠沒有真正寫出來的調查稿件那么“正能量”。
明明調查的結果是這個產品壓根賣不動,但是你的合作客戶,所以你必須要說人家在這個市場上“市場氛圍表現良好。”如果你實打實的寫出來,稿件要么通不過要么通過了就等著企業給你找事情吧。
這幾年很少做大幅度的市場調查了,但也經常了解到行業情況。但一定要為他們說好話,比如某產品終端零售標桿價為158元,行業人都知道125元都是倒貨價,但作為行業媒體人,你要是敢在文章中寫出來,哼,夠你喝一壺的啦。
其次,你明明發現了有些企業的戰略發生了偏差、產品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問題,但你就是不能說,只能裝在心里。見了他們企業的人你還得說他們的產品沒問題,都是暢銷產品呢。美其名曰:傳播正能量。
假如你說了實話,說上半點他們的不是,等待你的可能就是詆毀或者是謾罵。
不信,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