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報道“長沙市瀏陽河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瀏陽河紅色經典”酒,氰化物檢出值比標準規定高出33.5倍。網友也開始大罵瀏陽河酒,其實我們所熟悉的“瀏陽河酒”是湖南瀏陽河酒業,這里被曝光的是長沙市瀏陽河酒業,屬于山寨企業,李鬼產品,可是老百姓認識不到這么多,你說瀏陽河多倒霉。剛才又瞥了一眼股市,白酒股票幾乎全線飄綠,那些上市公司又是多倒霉。
出差回來,媳婦告訴我,央視報道某款瀏陽河酒氰化物超標,當時歐陽第一反應就是瀏陽河沿岸的某家小酒企出品的瀏陽河系列白酒被有關部門查處,經過央視曝光后,消費者自然把這個罪名扣到最出名的那個頭上,就是曾經名滿天下的“冠軍的酒”瀏陽河酒。
2012年,歐陽受邀參加某個俱樂部的活動,當時給我的邀請函的參與方名單就有瀏陽河酒業,在宴會現場,我就發現這款酒并非是湖南瀏陽河酒業出品,而是瀏陽市的某個酒企的產品,自然不會是那個曾名滿天下的瀏陽河酒。不過,當晚宴會上的不少朋友還頻頻敬那個廠家代表,你們的酒真不錯,不愧是“冠軍的酒”,該代表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還給我們介紹了他在山東招的代理商,代理商也陪著酒,對我們說,沒想到剛入行就抱上了瀏陽河酒廠的大腿,真是幸運啊。
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歐陽心中都有個心結沒有打開。以地名為商標的企業,怎么面對那些當地的中小企業打擦邊球的產品。你想起訴,滿大街都是,你起訴的過來嗎,早注冊一點,就能把存在很久的地名被自己所用,用得好還可以,要是用得不好,你對得起這個地名嗎?就是因為你注冊的早一點,別人的企業生長在這個地方,是不是企業名字里面也不能出現這個名字,他們心里惱不惱?
以瀏陽河為例,瀏陽河是一條很出名的河,被注冊為酒類商標以后,自然借了不少的光,蔣大為唱過《瀏陽河》,周筆暢也唱過《瀏陽河2008》,當時酒企的心態想,這枚商標太值錢了,竟然被自己酒企收入囊中,一不小心具備了所謂的全國化基因。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酒企的走紅,將面臨大規模的模仿,比如茅臺鎮、洋河鎮及亳州市,到處都是長得很像茅臺、洋河及古井貢的產品,價格低,賣價高,在部分區域是很有市場的。
很多時候,筆者會安慰自己,那些酒企是為了活下去,所以才“不知廉恥”的仿冒。后來想想,又好像不是,其中有些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明著告訴你,我就是要抄襲你,有本事你去告我,等你收集完證據,起訴我,我再上訴,有的是時間陪你玩,簡直就是“無賴”。世間的規則是為了好人而立,壞人仿佛就無所畏懼。
首先,媒體在曝光此類酒企時,需要更加專業一點,最好是點名并非是某某知名企業。
其次,知名企業在遭遇模仿時,一定要協調有關部門,將這種模仿早早扼殺到搖籃之中。一旦媒體曝光,對自己產生了誤傷,要聲明自己的立場,拿出證據佐證事情的真相,與媒體一道向公眾聲明,而不是一上來就要起訴某些媒體。
再次,行業內的人得知此類消息時,要以自己的專業度告訴身邊的傳播的人,事情的真相,讓謠言止于智者。
最后,企業要運作市場的手段,在做大做強的同時,將那些不規矩的小酒企,盡快從市場中淘汰掉。
正牌的瀏陽河酒,被“李鬼”瀏陽河酒送上了熱搜,首先丟人是瀏陽河,其次是媒體,再次是圍觀的群眾,有關部門是不是也有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