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發出“禁白用紅”的通知后,與筆者交流的很多業內人士都在說:山東市場的紅酒氛圍,已經擋不住了。
確實,山東會成為中國下一個葡萄酒的熱點,特別是進口葡萄酒的熱點:即便有瘋狂的低價套牌酒,即便有保稅區灌裝酒。
橫向比較,山東省的經濟狀況比浙江好;山東省的人口是浙江的一倍;山東的葡萄酒市場總量是浙江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山東省有6倍的市場想象空間。
阻止山東省葡萄酒市場擴大的原因是什么?
口感?山東是葡萄酒生產大省,消費習慣早已經培養,不存在不接受葡萄酒的口感問題。
競爭?在葡萄酒領域山東省是一個高度開放市場,沒有太多的壁壘,非常有利于各種品牌進入。
從濟南到曹縣,從曲阜到平邑,從臨沂到青島,有著很多的酒商認為,價格是一個繞不去的檻。山東白酒消費盛行,大部分白酒消費的主流價格都在兩三百到五六百(一箱,六瓶)之間;山東各地白酒的主流酒精度在33度-38度之間;山東人好客,每次喝酒必須要“高興”。喝了一瓶白酒,已經很“高興”了,而且錢還不多花,請客的東家、被請的客人都開心:五十六塊錢,搞定一個人。
但葡萄酒,特別是進口葡萄酒,價格大多還高高在上,一瓶酒精度13度的紅酒750毫升、折算成白酒,酒醉指數是六兩,也許還沒有到位,花的錢或許是白酒的一倍兩倍。請客的東家肉痛,被請的客人窩心。
但如果,主流葡萄酒的價格帶下滑到60元到100元,請客的東家“洋活”、有面子,被請的客人也可以暢飲。
當下,隨著山東的“禁白用紅”和“100元以內”的推行,隨著渠道越來越扁平,隨著葡萄酒的銷售者們在60-100元價格帶推出更多的優質葡萄酒,市場會急速擴大。
前不久,一個在西安舉行的進口葡萄酒B2B推薦會場面火爆。嗯,意料之中。除了沿海的傳統葡萄酒銷售區域(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之外),其他省份的葡萄酒特別是進口葡萄酒會有一個小井噴。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主導的市場機遇。
葡萄酒傳統主銷區的五省市都是勞動力輸入大省、經濟大省,隨著這個勞動力大軍回到家鄉,自然也帶回了當地主流的消費酒種;隨著80后、85后、90后逐漸有著購買力,加上白酒企業十年的無知和傲慢錯過了培育年輕消費者的機會,這些人天生對葡萄酒有親近感;十年來,張裕,ASC,美夏,建發,富隆,卡聶高等企業孜孜不倦地培育消費者,讓消費人群對“健康、積極、有情調”的葡萄酒生活產生好感。
在江西,葡萄酒工作室已經成為很時髦的工作,成為很多80、90后的創業者的首選。
在湖南,進口葡萄酒的銷售工作逐漸從長沙向地市滲透。
即便在消費成熟的浙江,葡萄酒已然成為婚慶、宴請的首選的情況下,葡萄酒逐漸向鄉鎮村下沉,水晶杯成為一些飯店(甚至農家樂)的標配。
2015年,也許是中國葡萄酒行業大發展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