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瓶酒作為中國酒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20年唯一沒有受到三公消費遇冷影響,沒有受整個產業周期調整影響,一直呈現量價齊升的品類。
有數據顯示,近5年來,光瓶酒行業保持每年20%左右的快速增長,2021年光瓶酒市場容量已經突破千億;在價格層面,光瓶酒實現20年20倍價格增長,主流價格帶從2000年的2-4元/瓶變成了現在的20-25元/瓶。
伴隨新老品牌的持續動作以及新國標實施在即,光瓶酒主流價格帶再次出現新的變局。近日,一直主攻線上渠道的光良29首次在線下露面,作為光瓶酒新頭部,光良的這一舉動被認為釋放了一個重要訊號:光瓶酒“30元時代”將到來。
01、“名優新”時代,30元成放量新“賽點”
近2年,在“以品質為先”的消費理念驅動下,“光瓶酒”開始不再意味著“低端”,迎來了大品類繁榮期。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舍得等名酒紛紛加碼,光良、一擔糧等為代表的光瓶酒新陣營崛起,有業內人士直接總結——光瓶酒進入到了“名優新”時代。
在價格帶上,光瓶酒的天花板被不斷刷新,逐漸形成10-30元的大眾消費段、30-50元的提升價位段、50-100元的中高端價位段,以至300或500元以上的高端和超高端價位帶光瓶開始出現。
當前,光瓶酒的主流價格帶在20-25元,但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酒企業再度殺回光瓶酒領域時,為彰顯產品的品質力與品牌力,50元價位段以上的高線光瓶酒才是名酒入局光瓶酒首發陣地。
伴隨消費的持續升級,高線光瓶酒的價格帶不斷升級,原本30元價位段的機會就重新顯露了出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眾多酒企都看到了30元價位段的新機遇,并進行了布局,但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全國性大單品。
升級之外,消費回歸品質的特性也給了高線光瓶酒機會。本輪光瓶酒興起的很重要一個原因為——品質消費主義的助力。拋開“面子消費”,回歸品質,光瓶酒的品價比也就凸顯出來。在很多市場,品質與性價比兼具的高線光瓶酒已經在替代50-100元價位段的盒裝酒,30元價格帶已經成為光瓶酒下一個放量的“賽點”。
02、新國標下“純糧時代”,30元是入局門檻
新國標施行在即,是加速光瓶酒“30元時代”提前到來的另一個重要推手。
2021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15109-2021《白酒工業術語》及GB/T17204-2021《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酒類國家標準,并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新修訂的《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國家標準中,增加了“調香白酒”的定義——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風格的配制酒。
這意味著,在今年6月1日白酒新國標實施之后,一批人們耳熟能詳的光瓶酒產品將從“白酒”改名為“配制酒”,白酒行業的“純糧時代”即將到來,光瓶酒市場格局正在重構。
有業內人士反饋,當前渠道端正在悄悄減少“非標”產品的進貨量,增加“純糧酒”的比重。而從工藝角度看,在保證企業渠道利潤、稅收的情況下,30元以下很難生產出符合新國標標準的純糧產品。
當前,眾多光瓶酒企業正紛紛推出符合新國標的新品,強化對“國標”的消費者普及,這也意味著“國標”實施之后,被打上“配制酒”標簽的光瓶酒產品會加速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符合新國標“純糧”標準的新光瓶酒產品。
03、搶位30元價格帶,誰能成為大單品?
在光瓶酒市場,20元價格帶競爭最為激烈,50元價格帶伴隨眾多名酒入局激戰正酣,而相較之下,30元價格帶則相對平靜,誰將成為光瓶酒30元價格帶的大單品?
一是一二線名酒。因為品牌價值高所以容易借勢向下延伸產品線,而低端品牌則不易去升級搶占這個空檔。名酒是行業稀缺資源,名酒光瓶酒既能夠滿足消費者“面子”需求,同時在品質上,用匠心精神做精益求精的產品,消除了對光瓶酒粗制濫造的擔憂,滿足消費者“里子”需求。
二是后起之秀品牌。與名酒品牌相比雖有基因差距,但是憑借形象好、品質好、成長快三大優勢,后起之秀品牌完全具備了占據盒裝酒空檔的資格及能力,如奧運冠軍鄒市明代言的光良酒,“更高端的二鍋頭”一擔糧,青春小酒江小白等。年輕化、時尚化、潮流化是未來趨勢,與傳統的光瓶酒相比,“新陣營”光瓶酒善于利用互聯網平臺,具備內容制造能力、精準營銷能力、創新推廣能力、話語體系重塑能力,這些光瓶酒新勢力將成為“老陣營”的新威脅。
三是區域特色品牌。在低端商務聚會和招待酒這個細分市場,區域特色品牌具有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靈活快速的市場反應和服務優勢,這是外來品牌不具備的。在許多區域市場也不乏比較有亮色的區域光瓶酒代表,但更多的區域光瓶酒產品屬于戰術性的,僅僅是順勢而為,因產品普遍規模較小,盈利能力偏弱。隨著光瓶酒熱度持續提升,在名酒與區域龍頭的雙重擠壓下,相信越來越多的區域酒企會選擇高線光瓶酒彎道超車。(原標題:新國標下光瓶酒30元新賽點,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