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會剛剛結束,行業媒體又開始炒作銳澳預調酒的困境和敗局,作為一個資深酒水行業策劃人,有必要給大家梳理一下預調酒的報道,預調酒這幾年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從銳澳2013年迅速崛起成為行業的風口,到2015年銳澳陷入滯銷困境,以及黑牛、匯源等退出預調酒市場,短短三年時間預調酒經歷了一場生死時速,那么在這場預調酒的混戰中,作為預調酒的領導者銳澳真的敗了嗎?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關于銳澳的三年過程,2017年2月25日RIO(銳澳)母公司百潤股份發布2016年業績,其大幅下滑的營收和凈利,以及1.42億元的虧損,讓預調酒江湖的最后一面大旗左搖右晃。而在2014年,預調雞尾酒被預測為下一個百億單品,行業年增長率達30%~50%之高;2015年,銳澳被百潤股份收購,100元變55億的財富神話將行業推向巔峰;年底,黑牛食品拍賣達奇生產線、總裁離職,銳澳銷量陡降、產品滯銷;2016年,銳澳持續虧損,冰銳被爆停產、裁員、欠費。
那么銳澳敗在哪里呢?2014年以來銳澳確實一度成為了中國酒業的神化,而且預調酒一時間成為中國酒業的一根救命稻草,引來了無數的從業者蠢蠢欲動,從名白酒企業加入到食品飲料企業紛紛上線的預調酒生產線,使得預調酒在14、15年占據了行業絕對的輿論焦點,也讓很多生產廠家及經銷商賺的缽滿盤滿,那兩年只要能夠生產預調酒的工廠,基本上一個月代工就能賺個幾十萬。但是從去年開始預調酒的很多工廠開始沒有訂單了,很多工廠開始閑置起來了。筆者在和經銷商及廠家交流預調酒未來趨勢時,有人在分享經驗的時候,如此感嘆到。銳澳作為這個品類的老大,應該承擔本輪預調酒大起大落的全部責任。在穩定市場上,從銳澳在2015年快速擴充產品線和規格,推出了大瓶可樂裝及易拉罐裝的產品開始,銳澳今天的困境就已經注定了,當時在超市看到大瓶可樂裝及易拉罐裝的銳澳時,筆者就曾和同行分享時曾經說過,銳澳這樣全盤飲料化,將產品價格做低,這將會是很大的困境,未來將很難維持銳澳的市場地位,如果預調酒作為一個酒類,價格一定是要比飲料貴,而且新品推出的價格是必須往上走的,這個從市場營銷規律來說,一個企業的產品線下個是由高往低走,那么就意味著其將走向衰敗,如果價格是不斷往上走的,那么企業是要不斷往上走的。
其次讓我們看看預調酒到底是不是媒體最終的短命的品類,媒體鋪天蓋地的炒作預調酒的衰敗,無非是從現在銳澳的業績來說,預調酒確實面臨很大的困境,銳澳也確實面臨著虧損的事實,但是這就能夠代表預調酒品類要消亡嗎?這就代表銳澳要敗了嗎?這顯然不能這么簡單的理解,預調酒作為一個酒的細分品類,它的存在不是一時間的興起之物,而是一直存在的一個品類,具有很強的年輕文化印記,贏得了一部分年輕時尚人群的熱愛,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所以只要有年輕人存在,就一直都會存在預調酒這個品類,所以與其說預調酒面臨了困境,不如說預調酒又回歸到了它原來的軌跡。在經歷過瘋狂爆發之后,預調酒的市場也開始從一二線城市進入到三四線城市,市場開始平靜和穩定。年前在銳澳爆出市場虧損和業績急速下滑之時,和山東濟寧的工廠再聊起預調酒的時候發現,從工廠負責人的一起探討時發現,其預調酒銷售已經進入了筆者老家的市場,而且發貨量還不低,這也是濟寧工廠比較穩定的一個業務之一。與此同時,在走訪云南市場時筆者發現,云南本地的預調酒在終端自然動銷率比較高。雖然經歷黑牛預調酒的失敗,但是預調酒的大類卻依然保持很好的發展勢頭,這主要得益于中國新興起來的90后年輕群體的消費崛起,以及市場由一線向二三線市場推進的寬廣的市場縱深。
最后,我們要看看銳澳到底敗了嗎?從業績來說,銳澳敗的一塌糊涂,最少作為品類領頭羊,銳澳的各種產品先開發及這三年的市場投入及預算都是失敗的,因為結果已經說明了一切,2016年虧損1.42億人民幣?梢哉f對于一個小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巨虧,也是一個巨大的坑。但是請大家回過頭來看看,這三年來有多少企業被銳澳的混戰給恐嚇退了,比銳澳強的中國老名酒紛紛終止了預調酒項目,與銳澳對壘了10年的冰銳也因此倒下了,2016年被爆出要出手冰銳的整體業務,而之前神助攻的黑牛預調酒的失敗,更是幫銳澳成功的嚇退了來自飲料圈的潛在進入者,可以說這幾年銳澳的戰略是成功的,因為它成功的利用了“鐵幕戰略”拖垮了競爭對手和阻擋了酒業巨頭的進入,讓自己能夠繼續保持在預調酒市場上的絕對領導力,以及持續盈利的能力?梢哉f在一個沒有技術壁壘的品類里,銳澳通過廣告投入加大建立品牌壁壘,通過豐富產品線和系列建立渠道壁壘,通過建立分裝工廠的布局建立生產壁壘,打贏了這場預調酒市場的阻擊戰,將自己推到了行業的頂風,也將自己推到了輿論的巔峰,更讓自己牢牢地站穩了預調酒第一的位置。所以從當前的虧損來看,銳澳的虧損主要由工廠建設及品牌市場投入造成的,應該不算虧損這能說是品牌預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