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酒企掀起了漲價潮。
古越龍山(600059.SH)高中低端酒提價5%~14%,涉及提價的產品在2015 年累計銷售額約為 2.2 億元。
古越龍山并不是孤例,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均宣布對產品進行不同程度的提價。3月21日,在五糧液經銷商營銷工作會上,五糧液集團公司表示,自3月26日起,52度新品五糧液出廠價從659元/瓶,恢復性調整至679元/瓶。“飛天”茅臺終端價格從1099元/瓶調整到1199元/瓶。
中國白酒金三角公司總經理楊習章告訴記者:“這輪漲價可以說是價格回調。此前中國白酒銷量猛然下滑,酒企庫存變高,為了消化庫存,酒企降價促銷,現在庫存消化的差不多了,出廠價回調到正常狀態。但如果說白酒業形勢向好,則為時尚早。”
控量保價
2013年以來,受中央“八項規定”等反奢侈浪費政策的影響,高端消費和政務消費出現明顯下滑,高端白酒產品呈現量價齊跌的態勢,此后酒企紛紛下調價格,2014年5月,五糧液宣布52度新品五糧液(普五)出廠價由每瓶729元大幅下調至609元;當時五糧液表示,價格調整是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增強經銷商等各方信心。2014年底,跌破600元大關,茅臺、國窖1573、紅花郎等知名大單品,為了穩定業績,價格也一度“腰斬”。
但到2015年8月,“普五”價格又從609元/瓶漲至659元/瓶。公司從 2016 年 3 月開始,上調五糧液出廠價至 679 元/瓶,取消 30 元市場支持,終端零售指導價為 799 元/瓶。
五糧液公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價格回調是市場供需決定的,白酒是充分競爭的市場,價格回調仍然購銷兩旺,是市場對產品的認可的表現。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動銷情況良好,市場庫存狀況也非常合理,有提價的基礎,并且提價跟品牌價值相契合的,是回歸品牌價值的表現。”
早在2015年12月,瀘州老窖就已經在股東大會上透露,頭曲2016年提價基本已成定局。瀘州老窖今后定價的原則不再是以成本定價,而是要求以品牌價值來定。今后頭曲的定位為每瓶50元至100元,特曲則是150元左右。
在3月21日成都所舉行的貴州茅臺經銷商座談會上,茅臺酒股份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馬玉鵬已經明確表示,2016年將實施動態管理,堅持月度發貨,不壓貨不追貨,下半年計劃供應量只有8000噸。
招商證券發布研報認為,茅臺壓力最大的時期已過,2015 年實際發貨量達到 2.2萬噸,2015 年末茅臺預收款 83 億元,創歷史新高,2016 年春節價量齊升,一季度末發貨量超過 1 萬噸,全年計劃只剩 8000噸,因此茅臺有底氣進行提價。五糧液預收款 20 億元,創階段新高、且2016第一季度已完成全年任務 60%,五糧液提價市場和渠道已有預期。
也有經銷商向記者表示,雖然企業提價,但他們拿貨時,價格并沒有這么高,寧夏一位代理瀘州老窖的經銷商表示:瀘州老窖都賣的不好,銷量上不去,現在一切都透明,沒有利潤,并且各個經銷商躥貨情況時有發生,惡性競爭下,經銷商的利潤更加低。而所謂一季度完成銷量大一些是正常的,春節本來就是白酒銷售最多的時間點,完成超過一半的任務量也不稀奇。
酒業前景仍不明朗
不難看出,酒企提價的前提是一直在嚴控銷量,茅臺宣布下半年供應量不超8000 噸;瀘州老窖宣布杜絕一切壓貨行為,甚至宣布7月1日起,窖齡酒全系列產品開始停止供貨,這都是為經銷商放心銷售做的工作。
“2015年國際經濟復蘇進一步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明顯,酒水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之中,白酒、葡萄酒等大酒種產品價格下調、渠道下沉,進一步壓縮了黃酒市場空間,中低端產品競爭加劇、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古越龍山在其2015年財報中稱,但面對這樣的狀況,許多酒企還是選擇了提價。
我國知名營銷專家路勝貞告訴記者:“提價應該是一些高端白酒,2016年白酒產業整體不會有一個大的改變,這來源于整體經濟和政策環境的影響。中低端白酒不會進行大規模提價,白酒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不是具有投資價值的稀缺品,2016年白酒市場會得到一些信心,但這畢竟不是一個新興產業,潛力不是太大。”
2016 年春節期間,茅臺、五糧液、國窖 1573 等高端酒產品銷售旺盛,同比大幅增長,給予白酒廠家較強信心。各酒企開始提價,
路勝貞認為,目前白酒產業并不具備大的反彈的外部環境,一是,經濟在未來3年還可能持續一個新常態式的發展,白酒產業一定受這個大環境的制約。二是,高端消費尤其公務消費在很長時間內也不會有大的反彈,這樣的話,白酒的逆勢上漲提價,讓誰去消費?這是個大問題。第三,整個在產業調整并未完成,整個白酒產量還在增長,過剩供給還在繼續。企業的兼并重組,資本的融合都沒有完成。多數企業還在熬,在抗。但是調整是必然,調整完了,生產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后才可能有一個大的反彈和恢復期。
楊習章認為,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還有銷量上并沒有多大的增長,白酒也是擠壓式增長,知名酒企價格回調后,銷量也會在一個比較平緩的狀態,不可能有大的增長。
四川品悟酒類銷售公司總經理詹天兵告訴記者:“名企提價不過是提振經銷商信心的噱頭。長期看,酒業集中度越來越大,大企業會兼并中小酒企,但隨著中國人飲酒消費習慣的改變,整個中國的白酒銷量下行是在所難免。在三五年內,酒企之間的競爭激烈,名廠家為了占有市場必然不敢再過多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