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月的來臨,2016年酒類年報數據也紛紛來見。數據顯示去年今世緣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5.54億元,相較于2015年24.25億元,同比增長5.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7.54億元,和2015年6.85億元相比,增幅在10%左右,收入、利潤全部“翻紅”。如此增幅業績,對于企業與投資者來說,都是心里歡喜,嘴上樂道。但從現實來看,今世緣此番增長的背后,卻依舊存有“漩渦”。
目前今世緣的產品價格代中共分五類,分別是100~300元價位的特A類;50~100元價位帶的A類;20~50元價位帶的B類;10~20元價位的C類與D類其他剩余白酒產品。2016年,今世緣特 A +類和特 A 類分別貢獻營業收入約為9.35億和9.53億元,同比增幅各在21%和6%左右。也就是說,今世緣去年業績特別是利潤能夠保持較快速度增長,主要還是高端酒類產品帶動的結果。按說高端產品賣的好,市場肯定無可厚非,但透過市場大現象來看,今世緣的高端走俏仿佛是“如履薄冰”。
在2016年酒業回暖信號放出后,行業對酒類產品信心大增,多數企業在整理“家當”后,布局全渠道。有些企業甚至回收(收購)一些經銷商手中操作的子品牌與強勢品牌,來完善自己的產品價格帶。但無論跡象如何,大家對一個看法是有共同的認知:那就是自己的強勢產品,尤其是口碑優秀的大眾品牌,決不能丟。即使是以高端茅臺起家的茅臺,也在高端酒向好的情況下,重點抓起了系列酒。近日李保芳書記也在多次強調,為了滿足美酒愛好者的需求及踐行讓每一個中國家庭都消費得起茅臺酒的承諾,包括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等產品,要保質、保量、保價的生產。而反觀今世緣,除增長的兩類產品外,其余的清一色下滑。今世緣在本應屬于大眾市場的需求上脫鉤,這對長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弊端。
雖然酒業回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很大一部分的“溫度”來源于高端產品,茅臺五糧液自然是無可厚非,但這些企業依舊會關注大眾市場,并用自己的品牌影響力“養著”大眾價格帶的產品,但作為一個區域強勢品牌,出現這樣的狀況就岌岌可危了,在品牌影響力不足以抗衡一線品牌,自己的大眾產品快速萎縮的時候,今世緣的道路會越走越窄。
同時,有業界人士認為,今世緣對高管持股的態度,也令投資界界擔憂。坊間有人調侃盡管產銷量連續三年萎縮,但依舊無法改變今世緣收入、利潤增長的事實,更無法阻擋今世緣高管們“一夜暴富”的腳步。質疑的聲音并不是“愚人節”的笑話,在業績報發出的前后,今世緣同時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嚴漢忠辭去職務。雖然今世緣方面沒有具體透露嚴漢忠辭職原因,但眾所周知的是,在擔任今世緣副總經理之后,嚴漢忠因為違規減持股票,在去年十月遭到監管部門關注。老東家今世緣此時擺清自己的立場,無疑是要“清理門戶”。但嚴漢忠僅僅是今世緣高管團隊暴富的一個縮影。截止2016年底,今世緣八位高管,合計1.96235億股,市值在25億元左右。高管持股比例之高,在酒行業也實屬罕見,嚴漢忠違規現象不蒂為投資者敲響了警鐘……也許投資者們只懷揣著信心能向“錢”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