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瓶貯年份酒,名酒企業彎道超車利器?
如果眾多企業用數字暗示年份酒會讓消費者感到茫然及混亂的話,2014年,“瓶貯年份酒”的被定義或許為年份酒的發展邁進了一步。定義的要求是白酒企業生產的原包裝貯存的成品年份酒(瓶裝年份酒),這些產品是罐裝后繼續貯存一定年份后上市銷售的。這一定義的出現,為年份酒似乎找到了另一條道路。
在都知道酒是陳的香的消費者看來,以酒瓶上的出廠時間為標準,消費者對年份的概念有了更接地氣的感覺。而瀘州老窖則將這一發現進行了深挖。
2016年瀘州老窖推出了國窖1573經典裝瓶貯年份酒,規定包裝生產后儲存時間達5年以上的成品酒納入瓶貯年份酒范疇。2017年1月,國窖1573發布《關于國窖1573經典裝瓶貯年份酒2017年度價格體系通知》,據通知,國窖1573包裝生產后貯存時間達5年的建議零售價為980元/瓶,根據貯存年份的不同,零售價格在上年零售價的基礎上增加130-1000元不等;當年10月,瀘州老窖再次發布了2017版年份定價新零售價格體系。
隨后,也有全國性名酒企業跟進,茅臺專賣店方面也做出了可根據產品的出廠時間加價售賣,一瓶茅臺酒每年的溢價在15%左右的決定。同為醬香酒的郎酒也抓住了這個提升品牌價值與價格的商機。
有業內人士認為瀘州老窖瓶貯年份酒與茅臺對普通茅臺酒不同生產年份的定價策略如出一轍,以“年份”換取消費者對更高價格的認可,增加消費市場。
因為瓶貯年份酒在流通市場和消費者層面樹立價格標桿,助力價格體系的提升,隨著時間的增長,價格得以上漲,推動市場對一般產品的消化,不論是飲用還是收藏,既提升了銷量又提升了品牌的形象,而且對于經銷商來講,意味著手里的庫存每一年都在升值,年化收益增加,他們或惜售產品。綜合作用下,名酒的瓶貯年份酒還擁有投資屬性。
03、企業年份酒定價出牌的底氣是什么?
有觀點認為年份酒是把白酒的商品屬性與文化屬性有機融合的載體,能延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上,年份酒是生產和市場雙向作用的結果,企業用年份給產品定價,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是消費者需求。消費升級這個被提了無數次的概念是年份化定價背景,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更高品質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前面已經說到消費者需要找到一個在同品牌同產品線在品質和價格升級的理由,而年份化是最好的路徑,尤其是對高端白酒而言,白酒的消費升級非常明顯,也就是說年份酒具有市場需求。而且對于企業而言,年份白酒不僅滿足了消費者需求,還不斷的優化提升了產品線,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效益。
二是高端酒的投資屬性。行業內,白酒的價格能體現在年份上,年份越長,價格越高。從目前的老酒市場來看,收益好的都集中在高端名酒陣營,因為高端名酒本身就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而根據年份定價后的高端白酒,具有比普通產品更大的價格空間,催生了對年份高端酒的炒作,使其更具有投資屬性,能引導投資消費,提升品牌價值,而這又作用于市場,能促進價格的穩定升級,投資屬性也越加明顯。
三是年份酒具有文化屬性。白酒文化的體現之一就是“酒是陳的香”,而年份酒成為白酒的文化故事的說書者,酒企通過年份來講述自身品牌的故事,把釀造工藝、百年窖池、工匠精神甚至企業誠信等融入到年份酒的概念中,從價格的提升到品牌形象的提升,年份酒功不可沒。
四是年份定價將成為趨勢。年份酒、陳釀、年份原漿再到瓶貯年份酒都是行業內想要在年份酒里切割蛋糕的產物,而且這也是企業價格提升、品牌提升、價值提升的手段之一。不僅如此,在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進程中,根據年份定價符合海外對酒類的認知。
年份酒與瓶貯年份酒都是在探索白酒如何根據年份定價,雖然離不開品牌力,但以往都缺乏統一的生產或檢驗標準,這也是為什么老酒市場混亂,存在虛假年份的原因。據悉今年,中國酒業協會團體標準即將出爐,關于白酒年份酒的生產企業基本要求,年份酒產品標準體系要求以及年份酒產品標注要求將出爐,白酒年份酒會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微酒也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