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到某品牌白酒發布漲價通知,瞬間想到那句話:上帝想讓人滅亡,先讓人瘋狂。
上一輪白酒漲價,茅臺突破2000元,五糧液1000多元,最后行業深度調整,價格斷崖式下降,飛天茅臺810左右就能買到,五糧液也就600多元。
往事就在昨天,也就兩年多時間,酒企還是這么健忘。
對于上一輪的所謂白酒行業的黃金十年,最后已經演變成到了瘋狂的地步,全民賣酒,尤其是權力部門,甚至是人人賣酒,酒成了權力變現最好的工具之一。
結果,大調整來了,哀鴻遍野。
白酒企業,真的可以無限制的漲價嗎?
一、不要和茅臺比價格
很多企業要和茅臺比價格,能比嗎?
茅臺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是整個國家力量的體現,其他酒是市場的產物,你能抗衡嗎?你覺得不公平?事實就是這么殘酷,歷史的選擇如此,你只能認命。
看看前幾天國宴上的用酒,就收一收自己的雄心吧。
政治地位沒有那么高,不代表你經濟地位不能高,比如洋河,銷售額能夠達到200億,這幾年做的非常好,值得很多企業學習。
二、消費升級是循序漸進的
消費升級不是不斷漲價的理由。因為消費升級是個過程,緩慢的過程,老百姓的收入不是一夜之間從年收入十萬到一百萬的。
今天白酒行業三個價位段增速都比較快,100--200的中檔價位,300--500的次高端價位,800以上的超高端價位,但價格越高,消費人群越少,且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品牌越少,800以上的超高端價位,不是誰都能做的,品牌血統很重要。
300--500價位段的特征:增速很快,很有可能是未來10年的主流價位段,這個價位段除了全國性品牌外,會有區域品牌的一席之地;但要掌握好節奏;
100--200價位段的特征:目前的主流價位段,給地方酒廠留了大量的機會。
對于大部分廠家而言,無論是全國性酒廠還是區域酒廠,把目標聚焦在100--200和300--500這兩個價位段,是現實的,也是有巨大經濟利益的。你看看水井坊的毛利率就知道了:將近80%!
三、酒還是那個酒,憑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漲價?
酒質升級了嗎?怎么升級的?消費者可以體驗到嗎?
包裝升級了嗎?要么華而不實,要么浪費資源,有那么大必要嗎?看看茅臺的包裝簡單不?
品牌升級了嗎?除了吃吃喝喝,弄個美女拿個瓶子走來晃去,還做了什么?
消費者是傻子,隨便你怎么漲,都埋單?
消費者好欺負,隨便你怎么漲,都接受?
酒企一而再再而三漲價,底氣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