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進行,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信息越來越透明,酒行業還將有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請客人,喝名酒;自己人,喝好酒。大多數人身邊都有做酒的,懂酒的,如果能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好酒,自己人在一起的時候,何必非要為了面子多花至少一倍的錢買名酒呢?
這個時候,不合理的提價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四、堅持做自己,才是贏的唯一路徑
茅臺的價格一路上漲,廠里控制都難,茅臺的價格不是廠家一次次提價上漲的,是市場需求帶動的,茅臺是被動的;雖然有外部環境的因素,但更是廠家的英明決策決定的;
劍南春堅持自己的300--400的價位段,成就了次高端之王,一支單品上百億,且哪有什么市場推動,也是需求帶動的;
洋河海之藍,一支單品在河南有幾十億的銷售額,是100--200價位段之王,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瀘州老窖特曲,200的價位,被市場廣泛接受;
瀘州老窖特曲60版,在四川年銷售額5個億左右,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價格,是由供需決定的,是由消費者決定的,更是有廠家的戰略選擇決定的。
我們試想:水晶版劍南春,漲價到500一瓶還有多少人買?漲到600呢?800嗎?
每個企業,結合自己的品牌底蘊,市場運作能力,最核心的要找到消費者心目中自己的位置和價值份量,找到自己的核心產品或者產品線,堅持做下去,不要跟風,不要人家漲你也漲,要有戰略定力,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才是贏的唯一路徑。
五、頭腦清醒才能取勝
跟風,就是不清醒;品牌底蘊不同,規模不同,實力不同,跟什么風呢?
自欺欺人,就是不清醒;比如,你本來賣300,非要漲到500,最后沒人買了,或者買的人大幅減少,或者通過大力度促銷,不是自欺欺人?
數據表明:習酒1988銷售越來越好,漢醬越來越好,這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不是人為提價的結果。更是有些產品不合理的提價讓出來的機會。
自我幻想,就是不清醒:不停的漲價,各種理由的漲價,即使你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廠家認為的消費者能夠順利接受就是自我幻想,各個廠家自己真正的到市場看看,調研一下真是情況,看看你的實際成交價和你的建議零售價有多大的差距?
從行業的良性發展來看,價格的不斷上漲,可能會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政治風險;
從企業的良性發展來看,強大的戰略定力,做到價格和品牌的匹配,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