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行業進行調整的大趨勢下,無論是知名大品牌還是地方小酒企都面臨著來自市場的巨大壓力,酒企自建電商或與電商平臺合作,發力中低檔市場、實施大單品戰略,轉型、變革、創新,各種策略頻頻上演。
而隨著白酒消費區域更加大眾化,消費者更加理性,高性價比的光瓶酒也逐漸成為市場中的寵兒,已經成為酒企發力的重點之一,很多企業紛紛開始著重搶占這一市場。
有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白酒容量超過5000億元,而其中超過10%的容量來自光瓶酒市場,高達500億元之多。在白酒行業不景氣,中高端產品銷售乏力的背景下,酒企紛紛轉向中低檔市場,光瓶酒市場自然也成為酒企爭奪的焦點。
光瓶酒,一般是指沒有包裝盒的酒,直接能看到瓶子的。光瓶酒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酒企與消費者過多的負擔,因其方便、低成本等特性,受到了中低端酒消費者的喜愛,打開了不小的銷售市場。
以牛二(牛欄山陳釀)為例,其創下了年銷售業績破2000萬箱的記錄,仔細想想一個終端零售價在10元的光瓶酒,每年能干到20多億人民幣是什么概念!
而老村長則瞄準農村市場,以光瓶酒升級為導向,通過產品細分只運作了一支單品——零售6~8元/瓶的光瓶酒,這支產品聚焦了農村市場的主流消費群,迅速在農村市場上鋪開,加上良好的市場運作和市場管理,單品突破逾十億的銷量。這都不得不說是光瓶酒創造的輝煌!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二三線市場逐步回歸到理性消費,鄉鎮及農村市場的消費者還是以光瓶酒作為消費首選,未來光瓶酒市場穩定且區域地產品牌的著力點仍會以此為主。
而光瓶酒給人的印象就是低端,因為包裝簡單,看著檔次都不好,感覺上不了臺面,所以它面向的消費群體有局限性,那光瓶酒要想以后有更好的發展,該怎么做呢?
酒水從業者薛樺認為光瓶酒市場雖然大,但魚龍混雜,運營成本高,競爭也相當激烈,且對品牌、包裝、渠道推廣要求越高越高,而且呈現出不同層級、不同區域、不同消費群體的市場格局,因而對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生產規模及專業化運作要求越來越高,不是簡簡單單靠鋪貨、陳列、買贈,深度分銷等就能來贏得競爭的勝利的時候了!
業內專家楊公武也表示光瓶酒是明白消費的一種體現,如果真的為消費者著想,要用酒質來征服消費者,用價格贏得大眾。
產品包裝做的再華麗也只是外在,內在酒質才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原動力。而現在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越來越理智、理性,光瓶酒生產企業應該把握消費者的心理,實實在在地把光瓶酒做成品質好酒,那它必然會獲得與其價值相匹配的價格與消費者擁護。
除了品質保證外,光瓶酒也要改善渠道資源,以品牌拉力推動渠道積極性。同時在包裝上也要做相應的提升,促使光瓶酒的升級,如采用水晶瓶、磨砂瓶、瓷瓶,在酒蓋上添加防偽等方法。同時業內專家也認為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注重品牌文化的傳播,在消費者中培養健康、理性、合理的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