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新一屆政府開始執政以來,白酒行業狂飆的勢頭嘎然而止,開始掉頭向下。這其中與新一屆政府大力反腐和嚴控三公經費等有關,更重要的恐怕市場規律也在起作用,只不過正好與新一屆政府的的一系列政策起到的強烈外因攪合在一起,也從而讓大家對政府的政策因素對白酒行業的影響進行了放大而已。嚴格意義上來講,即便沒有新一屆政府的政策調整,白酒行業依然會出問題,而現在只不過是提前把問題暴露了出來。因為市場規律是誰也違背不了的,就拿牛氣哄哄的房地產行業來講,盡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但是依然扭轉不了房地產行業下行的趨勢一樣。
不過讓白酒行業比較委屈的是,房地產行業一下行,政府就出臺相應措施來救市,而白酒行業已經持續下行兩年,也沒見政府針對白酒行業出臺什么救市措施,反而針對白酒行業的不利政策和措施倒是越來越多。
然而白酒行業也在用頑強的生命力來對抗著各種危機,就像永遠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盡管從去年以來,白酒企業銷量下降和利潤下降的各種新聞不絕于耳,甚至包括一二線企業,盡管也出現了部分企業虧損的情況,但是并沒有出現白酒企業大批量倒閉和破產的現象,而且絕大部分的企業利潤還都是正向的。這種現象在其他行業幾乎是難以想象的,因為其他行業每一次行業危機或行業震蕩,伴隨著的就是大量的企業破產倒閉,大魚吃小魚的行業并購,很多行業的行業整合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盡管從去年白酒行業開始下行以來,很多專家拿起它行業的案例來分析白酒行業,并作出白酒行業會出現破產、倒閉潮和大規模的行業兼并整合的論斷,但是白酒行業的發展卻令他們大跌眼睛,因為這種現象已經快兩年了都沒有出現。
當然現在大家日子也并不好過也是真的,但也不過是從原來經常吃大魚大肉的好日子到了現在需要吃幾個黑饅頭一樣,感覺有點受不了,其實有黑饅頭吃最起碼是餓不死的。
白酒行業的這種相比較其他行業的特殊現象,其實與白酒行業本身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一是白酒與中國文化的血水相濃有關,白酒就是中國文化的血脈,中國人對白酒可以少喝,但是不能不喝,不讓喝高檔酒,中低檔的也得喝一點;二是也正是白酒行業與中國文化的特殊關系,決定了白酒行業無法像其他行業一樣實現大規模的行業兼并整合,因為中國文化的特征就是主流文化、亞文化、區域文化相互交織在一起,與中國地大物博的特征一樣,一些區域白酒企業所訴求的區域文化可以幫助它征服當地的消費者,也從而為自己贏來一片生存的空間,盡管這些文化到了其他區域未必會被其他區域消費者接受;更不要說還存在香型等方面的因素,在這方面中國的白酒企業從來不缺制造概念的能力;再者白酒行業的另一個特性就是企業完全可以通過概念、產品、包裝等方面的簡單創新就可以實現讓有利潤的產品快速替代虧損的產品,從而實現企業盈利。
所以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白酒活的還是挺好的,當然市場和企業的因素也會讓一部分企業破產倒閉。而如果出現規;钠飘a倒閉恐怕就和政府有關了,也就是隨著政府對食品安全的不斷嚴管,會讓一部分企業食品安全不過關的企業強制破產倒閉,所以如何在食品安全上真正讓政府和消費者放心恐怕就是白酒行業和許多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白酒企業需要重視的重大課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