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白酒市場消費升級主要表現在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需求逐步提升,中產階層作為當下市場的主力群體,對酒類產品提出新的消費需求,并直接推動了白酒消費市場的分化和升級。3月22日,在一場酒業論壇上,洋河股份副總裁朱偉、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張良、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尼爾森消費品研究總監余美琳對目前中產階層崛起的背景下,中國白酒行業發展趨勢和商機進行深入探討。
中產階層崛起下的“變與不變”
中產階層崛起下的白酒行業將持續擴容。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生活閑暇,帶來社交娛樂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消費升級。中產階層崛起下的白酒消費將進一步分層。當整個社會階層已經開始逐漸分化的時候,消費就必然會出現分化,這是基本道理;中產階層崛起之下,品牌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行業消費升級,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品牌提出更高要求;中產階層崛起之下,白酒品類的民族自信度將得到顯著提升;中產階層崛起之下,白酒的濃香型和低度化將成為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消費的剛性需求是永恒不變的,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離得開酒精類飲品。白酒根植于一個系統的、深刻的、世界性的、歷史性的人類根本需求當中,將與人類社會共存。
白酒行業實現數據化、信息化發展
中產階層正在崛起,中國經濟越來越強大,白酒行業應該借助國家的力量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白酒首先要文化自信,這是中國白酒走出去的強大動力;同時,企業要堅守中國酒自身的民族風格特色。
目前中國白酒行業發展面臨以下問題:一是白酒產業產能過剩;二是年輕消費群體對傳統白酒缺乏了解;三是對比國外紅酒的宣傳造勢,傳統白酒行業略顯不足。為打造中國白酒品牌助力,白酒行業需要建立中國傳統白酒大數據庫,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產品;提升傳統白酒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影響力,進行理性飲酒、健康飲酒的良性宣傳;借助互聯網手段,利用新媒體運營,提升中國傳統白酒的知名度、美譽度,線上線下共同打造白酒品牌,推動消費增長。
白酒認知將迎重塑期
從宏觀經濟角度而言,當下中國經濟延續了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供給側企穩,需求側乏力”的特點,經濟企穩是企業增加庫存的結果,一旦庫存調整結束,經濟將進入趨緩階段。
而隨著中產階層的崛起,消費者將重塑對白酒的認知,建構新的審美選擇和新的價值觀選擇。由此,廠商開發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是白酒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物價角度分析,我國消費品價格基本穩定,工業品價格在今年2月觸頂后將有所回落,既沒有出現通貨緊縮,也沒有出現加速上升的通貨膨脹,說明供求關系基本平衡。而從表面上看總需求減慢,實際上這樣的總需求水平是合理的,是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后需求結構變動的結果。
產品創新成市場推動力
隨著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日趨成熟,消費升級正成為拉動中國酒類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如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正在逐步從投資拉動到以消費主導拉動的經濟轉型時期。當經濟主要動力轉向消費的時候,快消品競爭的硝煙也越發彌漫,白酒亦不例外。
尼爾森研究發現,產品創新、精準營銷、拓展新區域是白酒行業市場三大新增長推動力。近年來,白酒行業在經歷了“去庫存”和“去產能”的陣痛后,開始呈現回暖趨勢。2016年,白酒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分化”、“并購”、“升級”等成為年度熱詞。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產階層群體,互聯中產階層成酒行業重要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