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以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為代表的名酒企業率先復工復產,盡管2020年春節市場受到疫情影響,但各大名酒堅持目標不變的基調,總體看來,疫情并未改變消費升級的趨勢及行業長期向好的態勢。“漲價”成為貫穿2020年全年的關鍵詞之一。
自2020年3月1日起,珍藏級劍南春出廠價上漲30元/瓶,新一輪中高端白酒的漲價潮順勢涌動。6、7月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在中秋、國慶疊加的雙節期間,高端白酒更是掀起了新一輪漲價潮。
2020年9月2日,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區下發通知稱,9月10日起,52度國窖1573經典裝終端開票價格調整至950元/瓶;2020年9月17日,郎酒股份宣布青花郎建議零售價調整為1499元/瓶,郎酒對醬香型產品實行配額制;自2020年9月1日,紅西鳳終端價由1099元上調為1299元。
近日,五糧液將團購渠道出廠價從889元/瓶提升至959元/瓶,提價70元/瓶;2020年12月15日,國窖酒類銷售公司股東大會透露,國窖1573春節期間廠價將上調50元/瓶;自2020年12月16日起,古井古20在原有價格基礎上,開票價格每瓶上調20元;珍藏版劍南春建議零售價上調100元/瓶,調整為888元/瓶。
從短期看,趕在春節旺銷季進行提價,廠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豐厚渠道利潤,間接催促經銷商打款備貨,有拉動銷量、提升銷售額的作用。從長期看,高端酒趕在春節前來一波漲價潮,將對品牌的高端化形成進一步的拉力,畢竟,價格是價值的體現,茅臺一騎絕塵下,各大名酒品牌及區域強勢品牌紛紛卡位“千元+”的價格帶,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分得高端市場的一杯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月~11月,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產量4953.23萬千升,同比下降2.53%,銷售收入7354.06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利潤1515.26億元,同比增長8.59%。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618.36萬千升,同比下降10.26%,規模以上企業1040家,數量持續減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存量競爭的新賽道下,高端酒要不要漲價,怎么漲,漲多少,是戰略發展的需要,更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
當然,高端酒并非簡單地等于高價酒,高端酒的漲價是一個系統工程。就像進入彩排階段的春晚,流量明星成為主要力量一樣,高端酒也要通過與年輕人對話,獲得這一主力群體。例如,五糧液通過《上新了·故宮》這一文化節目,占據年輕消費者的心智并與之保持互動,通過傳承文化經典讓更多人加深對經典五糧液的了解。瀘州老窖通過七星盛宴、“冰 JOYS”、跨界營銷等方式培育文化IP,積累高端消費者存量。
任何時候,都要對消費者有一顆敬畏心,這是行業應該謹遵的“準則”。2020年12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價格監管。元旦春節適逢名優白酒銷售旺季,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密切關注茅臺等名優白酒相關企業價格行為,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重點商品的巡查力度。”
對于茅臺等名優白酒品牌而言,在堅守品質的同時,如何更好地豐富消費體驗,為滿足群眾的美好生活賦能,讓消費者喝上優質、優價的酒,是企業應著力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