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酒業在企穩回升后如何摸準市場脈搏,深化供給側改革?酒類板塊中的新興明星品種是誰?在互聯網的大潮下,不同酒類產品該如何借勢而為?
3月1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酒博會)在酒城四川瀘州盛大開幕,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企業代表,300多家國內酒類企業匯聚一堂,展示產品、洽談合作,并就2017年中國酒業發展前景進行探討。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國酒業正面臨消費結構變化、熱點品種輪替和新營銷模式興起三大新趨勢。
瞄準中產和年輕消費群體
我國白酒行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爆發式增長后迎來了4年深度調整期,直到2016年底各大名優白酒企業業績才開始企穩回升。今年春節期間,一線名優白酒紛紛掀起漲價熱潮,預示白酒行業新一輪增長的來臨。
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市場環境開始好轉,但多、小、散、亂仍是白酒行業發展的隱憂。“企業要積極進行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政府也要從環境、食安、質量等方面提高門檻,淘汰一批產品質量差、環保不過關、納稅不規范的小型企業,凈化市場。”在供給側改革方面,唐橋認為,酒企要及時跟上中等收入群體,適應這一消費結構的變化,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成長,如何生產出適合年輕一代的產品也是酒企深化供給側改革的方向。前不久,隨著網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瀘州老窖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配合該劇專門推出的大IP產品桃花醉酒迅速走紅。這是一款以20~35歲女性為主要消費人群的果露酒。
瀘州老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良介紹,瀘州老窖自2016年以來在數百年釀酒歷史基礎上,積極研究年輕人喜愛的口感、度數、香型的產品,設計年輕人喜歡的瓶型、包裝,推廣年輕人喜歡的飲用方式,在雞尾酒方面積極探索,為占領年輕消費陣地打下了良好基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瀘州老窖來說,未來的發展一是要敬畏法律,二是要崇尚科學,用科學的手段,讓白酒產業更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
健康白酒成為行業風口
在中國保健酒聯盟展示廳內,記者注意到五糧液集團保健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黃金酒、五糧液生態釀酒有限公司生產的國鼎酒、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椰島海王酒等一批主打保健、健康的酒品吸引了大批參觀者。酒博會期間,無論是新興的“健康白酒”,還是以健康理念為發展的傳統白酒都成了展會期間的高頻詞。
近年來,瑪咖酒、苦菊酒、臍橙酒、金銀花酒、苦瓜酒、木瓜酒、蕎麥酒等各種主打健康牌的白酒層出不窮,健康白酒的發展已從星火燎原變得如火如荼。早在2013年,毛鋪苦蕎酒作為勁牌有限公司旗下繼勁酒之后的第二個戰略品牌問世,上市當年就實現了1.26億元銷售額,2014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2015年已突破10億元。去年春糖會期間,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等白酒企業更是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健康白酒新品。張家港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庭明指出,健康白酒正處于行業發展的風口。
“健康型白酒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這是因為它既能滿足消費者追求健康的心理,又能在味道上保持白酒的口感。”五糧液集團保健酒有限責任公司銷售部經理文昌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該公司一直在擴大健康白酒領域,未來將不斷加大對健康型白酒的投入力度,爭取在這一領域切分到更大的“蛋糕”。
有業內專家指出,當前行業內有不少主打健康概念的產品,既是健康白酒風潮催生的產物,也是順應趨勢的概念新品,符合行業下一步發展態勢。但生產健康白酒不能只做表面功夫,過度跟風,而是要實現整個釀造生產過程的真健康。瀘州市市長劉強表示,白酒作為重要的食品,關鍵是要做到“三個堅守”:即堅守傳承,大力發展純糧固態釀造;堅守標準,嚴格確保產品質量;堅守安全,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互聯網營銷姿態各異
當前,各類酒企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但方式各有側重。早在2014年,瀘州老窖就憑借網絡定制產品“三人炫”在酒仙網做到了1年狂賣300萬瓶,銷售額超過2億元的業績。這一數據震驚了當時沉寂的白酒圈,“網絡定制款”的概念被大多數酒企接受并認同。前不久走紅的“桃花醉”同樣屬于網絡定制酒。然而張良卻表示,除了“三人炫”“桃花醉”網絡專屬產品外,瀘州老窖特曲、頭曲和國窖1573在進行電子商務方面合作時卻非常謹慎,在數量以及價格方面的約定非常嚴格。
“這兩年線下市場確實不好做,一些固有的渠道、資源、人脈在網絡電商的沖擊下被嚴重擠壓。”在劍南春展廳,一位經銷商對記者說,“互聯網+”的內容很廣泛,未來線下經銷商要在穩定現有客源的基礎上充分運用互聯網資源,把渠道做大,做廣。
對于啤酒企業應如何與互聯網融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指出,啤酒產品的特點就是價格較低,如果在網上銷售普通的、流行的、消費者平時可見的產品,并不是好途徑。對啤酒企業而言,進行包括從原料到灌料生產、運輸,產品流向管理,銷售操作訂貨、配送等全供應鏈的互聯網化打造具有更現實、更亟須的意義。“未來,華潤雪花不排除通過網絡渠道銷售極具個性化、品質感,能夠吸引消費人群的產品。”侯孝海透露。
“相對于啤酒,互聯網對于葡萄酒而言可能更適合一些,因為它的價值相對更適中。” 中國食品董事總經理、中糧酒業總經理、酒鬼酒董事長江國金介紹說。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增速在15%以上,進口葡萄酒在電商中的占比達84%,而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上,國產葡萄酒的數量也相當多。葡萄酒通過電商平臺走向消費者已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