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白酒市場結束了黃金10年的野蠻發展而進入深度的調整期。消費信心受挫、白酒產能過剩等弊端凸顯,加上國內一二線名酒渠道和產品下沉、省級名酒為圖謀生存和發展而精耕利基市場,面對嚴酷的生存環境,許多白酒企業開始謀求變革和轉型。行業內也在積極的調整,“紅酒風”、“小酒風”、 “電商熱”、“社群熱”等等變革過程中都摒棄了原有的粗獷的營銷模式,期望能夠掌控終端和建立自己的核心消費群體,進一步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行業內龍頭企業以自身的品牌和專業實力,向市場快消品的市場精細化運作模式轉型,給眾多的中小型白酒企業指明了生存和突圍之路。
什么是“工匠精神”?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說到“提升消費品品質”時,強調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對事物的一絲不茍,堅韌不拔、善始善終和對卓越與完美的崇高追求、企業品牌的塑造和核心價值的所在。工匠精神和精細化的市場運作的精神比較貼近,都要求以堅韌、細致、極致的做事態度來塑造品牌的核心價值。結合自身多年的市場精細化實操經驗從工匠精神 內涵來剖析精細化運作理念。
一、 工匠精神鍛造良心品質
精益求精主要是運用在產品層面,以區域市場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產品注重細節和質量,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隨著消費者理性消費時代的來臨,廣告銷售時代已經結束,而產品本身質量和特點才是消費者最為注重的,這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產品的精益求精體現在企業以產品質量為根本,立足地域文化和飲酒習慣,根不斷改良和精進產品的過程,并最終為區域消費者提供最佳飲用的產品。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所在,我們打造具有文化內涵和獨特的特色產品,目前均以區域主力大單品的打造來樹立企業特色產品的標桿,把特殊的文化融入自身產品之中,以獨特產品賣點(特殊香型、度數等)給消費者留下深刻記憶,最終形成消費者壁壘,企業進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二、 專業專注彰顯工匠精神
精細化市場運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很多人看來市場的精細化運作無非就是細分渠道、建立拜訪計劃和路線和增加銷售人員,就可以在短期內快速解決市場困境,其實這只是市場精細化運作的基礎條件,需要解決市場信任度、盤價混亂、消費者認可度低等問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細化渠道成員、不斷的提升服務質量,例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終端計劃性拜訪、終端產品品項的不斷優化和提升、終端的生動化氛圍管理等等有沒有作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這些都需要耐心和細心,只要企業還在執行精細化運作策略,這些工作就不可以有一天的松懈。
精細化市場運作的過程也是制度化和數據化的市場運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用嚴謹的態度處理每一件市場問題,處理盤價問題、竄貨流貨問題、終端客訴問題都需要有嚴格的處理流程和制度,避免人情制度和領導個人喜好來解決或處理問題。精細化的市場運作不僅僅依賴這些制度,它最終走向是大數據管理,終端或消費者銷售和體驗數據需要不斷的積累,最終為企業市場問題檢索和策略決策提供最為有效的依據和方向,這個數據的采集和積累涉及個人和單個終端、單個品項,即可分裂、也可以組合,這個積累過程就需要長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三、 同心同德成就匠心團隊
團隊人數根據市場規模、區域地盤大小、渠道細化程度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流通渠道單人服務不超過120家,餐飲渠道為90家,按照1+5的團隊編制,即為5名左右業務人員配備1位主管,甚至有些地方團購強勢的還要預留團購業務員。白酒承載著地域的文化的特點,從團隊建設來看,不能簡單照搬快消品的模式,需要更高學歷和專業的銷售隊伍作為品牌傳播的窗口,以老帶新固然重要,但是有計劃的專業學習和培訓不可缺少。樹立主人翁責任感、事業心,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照劺硐氩豢扇。毣倪\作需要團隊有穩定和可觀的收入、社會福利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空間。在企業人力資源架構方面必須有規范和多渠道的晉升崗位,給予團隊充足的發展空間,避免辦公室政治,建立可競爭的薪酬制度,不僅留住優秀的人才,還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
白酒精細化運作的成功案例也有不少,不少名酒利用自身專業的團隊、雄厚的資本和強大的品牌資源優勢施展騰挪之術成功復制,例如:勁酒。但是對于眾多的中小型白酒企業來說,精細化不能從簡單的字面含義來理解,精細化不僅需要嚴謹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有效的制度,更需要有效的執行力,執行才真正決定成敗,許多企業在導入精細化運作中就走入的很多誤區,下面筆者簡單介紹精細化運作中幾個比較關鍵的誤區所在:
誤區一:心浮氣躁。精細化不是速效救心丸,不能這邊導入市場,那邊立馬實現銷售和收入的增長,它的發展需要3-5年的市場積淀才能真正把市場做精做細。
誤區二:規模團隊就是人海戰術。不否認精細化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資源,但是精細化需要的是專業的營銷人才和有效的執行團隊。
誤區三:以產定銷、以銷定薪。盲目的以企業生產能力為銷售團隊定下不合理目標,團隊疲于奔命而拿不到工資,同時精細化市場服務淪為空談,“臃腫的人員”成了企業“負累”。
誤區四:“人”能解決一切,不要再投入更多的品牌費用。總有很多企業認為已經大量的人員投入了,通過 “動手”可以解決氛圍等問題,而縮減市場費用投入,致使業務人員在市場處于被動局面,服務不能真實落到實處的同時讓業務人員怨聲載道,執行效果大打折扣,企業也一直無法樹立高端品牌形象。
誤區五:市場服務部門都是“官老爺”。精細化需要更多的職能部門參與進來,財務部、市場部、督察部等等,在實現對業務部有效監管的同時,感覺“大權在握”,甚至吃拿卡要,忘記自己是為營銷服務的職責。
誤區六:削弱大戶、放棄二批商。大戶和二批商的市場運作是需要提升其專業化白酒銷售程度,才能夠更好地為企業和消費者服務,大戶是企業高端產品展示和推廣的窗口,更能為建立渠道壁壘;二批商單純的堵而不疏,是在樹立競爭對手,真正掌控二批商能夠彌補經銷商的配送能力不足之處和“問題”終端的掌控,同時也是經銷商人才儲備。
精細化運作精神與工匠精神相得益彰,白酒的精細化運作讓我們找到了突圍和發展之路,把每一個看似很小的事作細作精,深度服務更加到位,營銷技巧運用的更加嫻熟,才能真正實現精細化市場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