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海關數據來看,進口葡萄酒每年的增長數據依然較大,但個人認為,這并不完全代表進口酒在中國的消費額也在同比例增長。有一種現象我們要清楚,近幾年由于整個酒類消費市場需求趨緩,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酒類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酒類流通行業影響巨大,很多流通企業由于利潤受到影響,紛紛調整商品結構。由于葡萄酒消費需求潛力巨大,于是很多流通企業都增加了葡萄酒經營,這其中進口葡萄酒又是多數流通企業選擇的對象。據估算,過去的三年時間,進口葡萄酒經營者數量比三年前增加至少10倍,這也導致了渠道庫存明顯增加,我所指的渠道庫存包括真正的庫存,也包括樣品陳列等,這部分并沒有消化掉的商品被忽視了。所以,僅從海關增長數據并不能證明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就大幅度增長了。
國產葡萄酒近幾年的產量雖沒有明顯增長,但從這幾年的一線市場調研來分析,國產葡萄酒市場份額是穩定的,依然保持在70%左右,這可能與很多業內人士所認為的數據有所不同。我們應該看到,國產葡萄酒在進口葡萄酒競爭壓力下,十分努力,不論產品質量還是市場建設以及營銷能力和水平,都有較大進步和提高。尤其二三線品牌,這幾年的表現可圈可點,進步有目共睹。
未來五年,隨著國產葡萄酒企業越來越理性和成熟,我個人認為,保持七成的市場份額是沒問題的,大多數企業已經不再迷茫,盡管競爭壓力和發展上的難題依然存在,但是國產葡萄酒企業已經逐漸找到了各自的發展方向,多品種、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不斷涌現,產品定價也逐漸趨于理性,市場運營能力逐漸提高,質量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市場自信漸漸培養了起來,行業輿論對國產葡萄酒的導向也漸漸好轉,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認知也有了明顯提高。上述因素都將極大地推動國產葡萄酒發展。
未來五年,國產葡萄酒依然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市場份額不會有較大的改變,主要進口國進口量增長會放緩,尤其是桶裝葡萄酒,這與國產葡萄酒企業在桶裝葡萄酒采購量會逐漸減少有關。一些國產葡萄酒的釀酒原料基地建設逐漸開始收獲,品質也有較大提升,會減少進口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