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仁懷醬香酒產業發展優勢
(一)資源稟賦好。仁懷位于赤水河流域腹地,是長江上游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瑰寶,緯度適宜、海拔適中、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具備優質的水資源和獨特的自然環境,以茅臺酒為引領的醬香型白酒釀酒歷史文化悠久,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具備絕佳的“好生態釀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
(二)產業基礎好。經過多年的發展,仁懷白酒企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生產技術工藝和流程日益成熟,產業工業隊伍、科研隊伍、營銷隊伍以及整體規模日益壯大,競爭實力不斷提升,發展環境條件日益改善,形成了形成了以國酒工業園、茅臺鎮古鎮文化產業園、名酒工業園和配套產業園為核心區的產業格局,集群發展效應十分明顯。2015年末,仁懷市規模以上酒類行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占全省規模以上酒類行業比重分別為66.6%、72.6%、93.6%和96.6%。
(三)市場前景好。以國酒茅臺為引領的醬香型白酒企業以其優質的原料、獨特的工藝、不可復制的環境、優良的品質、濃厚的文化底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和青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理性消費的回歸,近年來醬香酒市場持續升溫使我市白酒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四)政策機遇好。“十二五”期間省委省政府大格局、大手筆的頂層設計,確立了“一看三打造”戰略目標,國發〔2012〕2號文件明確提出“利用赤水河流域資源和技術優勢,適度發展名優白酒,確保產品質量,維護品牌聲譽,推動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為我市白酒產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指明了方向,進一步堅定了仁懷白酒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二、仁懷醬香酒產業發展措施建議
(一)打造仁懷醬香酒區域品牌。大力實施“基地品牌化、企業品牌化、產品品牌化”戰略。
1.發掘茅臺鎮中國國酒之心、仁懷市中國國酒文化之都品牌價值,維護好“國酒茅臺”、“茅臺鎮”、“中國酒都”、“全國醬香酒釀造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等品牌聲譽,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鞏固提升全國優質醬香酒主產區地位。
2.推動醬香酒由“產品型”向“品牌型”轉化,鞏固茅臺酒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打造“仁懷醬香酒”區域品牌,不斷提升市場核心競爭。
3.支持白酒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圍繞質量核心,加強品牌培育和品牌管理,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知名白酒品牌。
(二)標準化提升醬香酒品質。鼓勵和支持企業鞏固傳承醬香酒釀造歷史、文化和傳統技藝,建立健全醬香酒釀造全程質量管控體系。
1.充實完善仁懷醬香酒標準體系建設,提升白酒釀造規范化和標準化水平,確保產品質量。
2.加大科研投入,強化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的產學研合作,建立白酒產品質量控制標準體系,打造行業認可、市場認可的優質醬香酒品質。
3.建立對原輔料、工藝、產品、檢驗、包裝、貯存、流通、環境等各環節全程監管防偽追蹤追溯體系,確保白酒質量穩定、可控和安全。
(三)促進產業綠色化發展。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生態化、綠色化發展。
1.探索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和補償機制,加強對赤水河流域等重點區域的環境保護和治理,保障醬香酒釀造的環境剛需,構建生態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可持續發展的白酒產業生態體系。
2.推動企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工藝,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降低物耗、能耗,開展廢物處理與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
3.大力倡導“健康飲酒、飲健康酒”理念,引導消費方式轉變,促進服務過程和消費方式綠色化。
(四)強化市場監管。強化白酒企業質量安全責任意識,完善白酒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市場、公安、經信、衛生等部門協調配合,加強執法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鼓勵企業建立自有原料基地、企業加農戶合作等方式,建立專業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釀酒原料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