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的高端白酒企業,近兩年一改頹勢,銷量增加,股價大漲。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高端白酒熱還能持續多久?
私人消費崛起,白酒行業回暖
2003-2013年,白酒曾經有過一段黃金十年。彼時,出口、投資拉動經濟高速增長,政商交往增加,高端白酒隨之興起,價格也是一路上漲。
不過,事情慢慢起了變化。2012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2013年底,中央又頒布《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明令禁止高檔酒水消費。屋漏偏逢連夜雨,2012年底,白酒行業的塑化劑風波,讓白酒行業再受重創。
在經歷了2年多的調整后,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的銷售,開始回暖。與過往依靠政務消費不同,此次回暖,得益于商務消費,尤其是個人消費的崛起。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11年的國內白酒消費中,政務消費占40%,商務消費占42%,私人消費占18%,到了2014年,政務消費下降到5%,商務消費和私人消費分別上升為50%和45%。
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家庭聚會也會出現高端白酒的身影,F在,高端白酒的公務消費比例可能更低。2017年12月,茅臺集團董事長曾透露,目前茅臺酒的公務消費占比不到0.15%。
出現這種變化,其實不難理解。《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數量達到158萬人,2014-2016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3%。這部分人無論商務還是私人消費,都會選擇高端白酒。
除了高端白酒,其他高端消費品也出現了回暖。更重要的是,過去幾年,房價迅速上漲,普通人財富也水漲船高。對不少人來說,親朋好友相聚,喝幾瓶高價白酒,毫無壓力。
上市白酒企業因此迎來了業績爆發,茅臺、五糧液等一線酒企的業績比二三線酒企更勝一籌。以茅臺為例,2017年1-9月就實現營業收入424.50億,同比增長59.40%;凈利潤199.84億,同比增長60.31%,營收、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增速創下歷史最好水平。
沒必要把高端白酒的火熱和“高大上”行業的冷清,對立起來
一線酒企產品價格和股價雙雙上漲,讓一些人頗感不爽。他們覺得,國家富強靠科技,沒有國家是靠喝酒強大的。中國人可以沒有茅臺,但不能沒有高科技企業,否則只能在產業鏈低端徘徊。
2017年6月,某券商研究團隊發布的研報更是將這種情緒推向高潮,這篇名為《相比茅臺,軍工充滿大機遇》的研報認為,軍工成長的持續性和確定性比白酒行業高,“中國人可以不喝茅臺,但不能沒有軍用直升機,不能沒有運20、殲20和航母,更不能沒有軍工”,現在“茅臺+五糧液+洋河市值總和8800億,三瓶白酒剛好就可以買下整個軍工行業了”。
網友發言截圖
這種將白酒產業和所謂的“高端產業”對立起來的看法,很不合適。在經歷了2015年的股災之后,擅長講故事,擁有市夢率的中小創上市企業,漸漸被市場拋棄,一些中小投資者開始相信價值投資,注重企業的業績和基本面。
如上文所說,白酒行業的復蘇,一是借了消費升級的東風,高端需求回暖;二是在2013年之后,不少酒企業績下滑,資產大幅縮水,行業深度調整,中高端白酒受益明顯。而公務消費占比下降后,私人消費帶來的業績增長,讓人們更看好白酒企業的前景。
也有人擔心年輕人不愛喝白酒,更愛洋酒紅酒,會導致白酒消費增長乏力。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年輕人消費能力有限,中高端白酒價格高,所以年輕人白酒消費少;但白酒情感溝通、商務應酬的屬性較強,等年輕人上了歲數,有了經濟實力,消費場景增多,自然會習慣和接受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