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千帆過”,歷經“萬木春”,每逢有跨界做酒的人前來探討,總是語重心長的一句話,白酒行業水雖不深,跨界掘金仍需謹慎。并不是不希望他們擠入白酒行業掘金,而是怕他們期望太高容易折戟沉沙。當下的白酒行業競爭,早已由產品、渠道、營銷等單一競爭轉變為立體競爭。很多跨界者所擁有的優勢往往都是單一的,均缺乏“一專多強”的綜合優勢,雖然能夠在起步階段能夠贏得贊譽無數,卻很難在白酒行業長跑中出人頭地,進而被不斷涌入的新跨界者所淹沒。
及時止損,懂得的人多,做的人少。和跨界做白酒的朋友,探討最多的無非是四個問題,產品品質、產品設計、渠道銷售、營銷推廣、品牌立意等五個方面。
產品品質比別人強,是優勢嗎?很明顯不是。品質比別人好,是“田忌賽馬”式問題,誰家沒有上等馬,無非是性價比。可往往有些人鼓吹產品品質秒殺一線頂級名酒,美其名曰是“夜郎國國酒”,要么是過于自負,要么是太沒見識。不可否認中小酒企同樣能釀好白酒,但是規;a的白酒,規模越大的企業生產的白酒品質會越穩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產品設計比別人強,是優勢嗎?很明顯也不是。對于酒水行業而言,設計一套產品的費用大約是10萬左右。如果你自己設計產品,起步無非比別人節省10萬元,僅此而已。對于跨界的人而言,往往不請設計師,自己去瓶廠海量的產品組合挑選一二,然后拿出一個很“簡約”的產品,確實比山寨產品要好看,卻不能被視為優勢。
渠道銷售比別人強,是優勢嗎?很明顯同樣不是。銷售渠道是逐利的,故而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你能擁有的渠道,別人同樣可以進入,無非是代價問題。如果銷售渠道是優勢,那么渠道商們早就擁有了數一數二的白酒品牌,還會處心積慮的售賣自己的渠道資源嘛。從筆者的經驗看,渠道商缺乏品牌意識,難以打造白酒品牌。
營銷推廣比別人強,是優勢嗎?很明顯更不是。營銷推廣無外乎兩句話,一是認知大于事實,二是你看到的內容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當流量、用戶可以付費購買的時候,營銷推廣便不再是核心優勢。很多人號稱是流量達人、帶貨王者,當他們享受過品牌商直接賦予的廣告費時,誰還愿意苦哈哈的賣自家產品。
品牌立意比別人強,是優勢嗎?很明顯亦不是。品牌,活得足夠長才是品牌,活得曇花一現是煙花。茅臺(苔)、五(雜)糧液、瀘州老窖、孔府家、景芝等品牌好聽嗎,不見得好聽,卻是口口相傳的品牌,延伸出更多美好的寓意。如今的跨界品牌,有哪個能夠上升到文化、哲學,無非是流行而已。
門檻低、回報高,風險自然也就越大。白酒行業是個成熟的行業,若你想圖個溫飽、掙點小錢,只要你在品質、設計、銷售、推廣及品牌等五方面有任一方面的優勢,完全可以實現。但是想做大做強,還需三思而后行。圖個溫飽、掙點小錢,無非是在巨頭的周圍轉轉,但是想做大做強,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上的boss那么大,你過去吊打的不過是巡山的小旋風。
白酒行業水雖不深,也不是誰都能游過去,還能游回來,謹慎行事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