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官網近日刊登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函件稱,經審核,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現已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月20日。該函件中顯示,允許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僅為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在生產工藝上,函件中提到,將純度為99.99%純金以物理方式將其汽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
金,元素序號:79元素符號:Au,元素名稱:金,元素原子量:197.0,元素類型:金屬。元素描述:熔點1064.4℃,沸點2807℃,密度19.3克/厘米3(20℃)。金黃色金屬,有光澤。質軟,延展性大,很容易拉成0.0005克/米的絲,碾成0.00001毫米厚的半透明的箔片。晶體結構為面心立方。是化學性質穩定的金屬之一。在空氣中不被氧化、變暗。除溶于王水、氰化鉀溶液和硒酸外,不與其他酸作用。能與溴在常溫下起反應;與氟、氯、碘和碲在高溫下起反應。能生成膠體;水溶膠體視金的顆粒大小不同而呈紅、紫或藍色;蟽r為+1和+3。
酒中添加食用黃金更多的是富貴、權貴的像征,并無太多營養價值。食用黃金的歷史首推中國。遠在秦漢時代,華夏富豪就有食用金箔、金粉的記載,F代,日本、東南亞也盛行吃金箔。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正式將9999自然純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編為A表第310號。中國國家衛生部發布的食品新資源第8類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明確了金箔的食用功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尤以金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但這個在西醫中沒有證實。
日本、東南亞一帶食用金箔盛行,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點成了市場上的高檔搶手貨。國內一些大城市里“食金”更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因為金箔其薄如蟬翼,分子結構容易被分離吸收,所以是作為食品原料。但是一噸酒里應當添加多少金箔?一名成人一天最多能夠吃多少金箔?這些標準無從談起,迫切需要相關部門通過科學研究作出規定,因為這一方面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與防止暴利、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著密切關系。
這可能是國家對高端白酒復興的支持,但我們經歷塑化劑、年份酒、幾斤哥、到添金入酒,希望大家能正確看待這些事,白酒經不起折騰了。
鄒江鵬,1981年生,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法國南特大學理學博士,中國四川大學工學博士,青年白酒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