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中國白酒確立了濃香、清香、醬香、米香四大基本香型。隨后,在四大主體香型基礎上,又衍生出其他多種香型白酒。
今時今日,多元化香型林立,中國白酒行業已經進入“香型爭鳴”的新時代。
2017年1月初,貴州茅臺、郎酒、習酒和國臺在二郎灘畔碰面,四大醬酒企業首次主動相聚,籌劃了醬酒未來,形成了宣傳、培育、壯大醬酒市場的倡議。
11月8日,勁牌茅臺鎮酒業有限公司掛牌投產,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親自站臺,并表示“茅臺特別歡迎新伙伴來到這里”,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則回復,“勁牌將繼續以茅臺為榜樣,不斷成長進步”。
在投產后的幾天,勁牌公司人還來到郎酒廠調研參觀,針對品牌經營與傳播、產品結構及價格策略、小瓶白酒運作之道、財務管理等問題與郎酒進行溝通交流。
2017年,醬酒產業出現新浪潮。茅臺的強勢品牌效應,郎酒的“狼性復蘇”,讓醬酒熱在華南、華中、華北地區愈演愈烈。
伴隨著醬酒熱,茅臺醬香系列酒、郎酒、國臺、金沙等酒企“不約而同”地推廣消費者品鑒。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這一年,茅臺、郎酒、習酒、勁牌、國臺等醬酒主要生產企業,其實已經悄然組建了個“醬酒微信群”。
8月21日~22日,中清酒業釀造技藝發展中心主辦的第七屆全國清香類型白酒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舉行。這是中國清香型白酒企業的一次大集合,國內清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幾乎到齊。
清香型白酒釀酒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酒質干凈、口感接近國際化,在白酒消費升級和國際化提速的檔口,本屆高峰論壇上達成了清香白酒企業要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和營銷創新的共識。
同時,會議為清香型白酒產業陣營指引了方向。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在會議上倡議:產業正在由酒廠質量向消費者質量轉變,強化口味,是白酒產業新時代的又一大特征。
12月19日,中國白酒行業首個濃香白酒主題論壇——中國濃香型白酒文化高峰論壇在宜賓舉行。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酒、今世緣、水井坊、劍南春等全國15家濃香型白酒企業負責人現身,共同挖掘濃香白酒價值,探討推進中國濃香白酒整體發展、創新發展,首次發布《中國白酒宜賓宣言》。
從本次活動議程看,濃香白酒企業普遍認為,當前,濃香白酒的價值認同,與濃香白酒龐大的市場消費占比不匹配,必須從價值層面入手,全面樹立濃香白酒的優勢。同時,濃香白酒企業還須抱團合作,正本清源,一起擴大濃香白酒產業的競爭優勢,破解“抑濃香、揚醬香”的不正言論。
三大白酒香型爭鳴,有其市場發展依據。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青睞高品質和品牌化的產品,選擇更加個性化和多元化。
這也意味著,市場更鐘情那些“金字塔尖”上的產品。
如何滿足已升級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呢?
以細分品類為依據,鞏固和提升香型的價值優勢、品牌優勢、文化優勢以及市場主導地位,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先建立價值認同感,進而樹立企業在中高端消費群體中的品牌形象。這一路徑的背后,其實是減少內耗,兄弟連心,共御外侮,品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