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王國里,只有葡萄藤最懂得講述大地的味道”
國際葡萄酒專家就各國產區的特點結合瑪納斯風土特性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他們共同體現出:想要釀好葡萄酒,需要的不僅是自然的恩惠,更需要了解風土與葡萄的聯系。
貝爾納·布爾奇 (Bernard Burtschy)
貝爾納·布爾奇以勃艮第為例重點強調了風土的多樣性,他表示想要充分發揮風土賦予的稟賦無法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觀察和研究,還有大量的實踐。他對風土理念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這是葡萄酒發展的必由出路:“在植物的王國里,只有葡萄藤最懂得講述大地的味道。”
安德列·韋斯特赫弗(Andres Sanchez Westhoff)
葡萄酒的世界盡管博大、復雜,但尊重風土的人總可以生產出有個性的葡萄酒。經歷了40多個小時漫長旅程的安德烈·韋斯特赫弗就針對智利的葡萄酒風土特色進行了對比,雖然相對中國來講,智利在世界的另一端,但其在干旱地區非灌溉種植葡萄和建立酒農聯盟聯合推廣產區理念所取得的經驗對本次的風土研討很有借鑒意義。
中信國安葡萄酒業首席釀酒師弗萊德·諾里奧(Fred Nauleau)
15年瑪納斯的深耕,中信國安葡萄酒業首席釀酒師弗萊德·諾里奧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瑪納斯產區的風土詳情,細致到不同葡萄園的土層厚度和陳年能力的表現。他還列舉了與段長青教授長期合作取得的成果,以及在葡萄酒品質上取得的突破。他還引用波爾多木桐酒莊的傳奇莊主——菲利普男爵那句“釀偉大的酒不難,難得是頭300年”并說“我還有285年可以努力“。
皮特·麥克翁彼(Peter McCombie)
通過列舉西班牙當地種植者取得的成就和走過的彎路,皮特·麥克翁彼介紹了西班牙的整體風土特質,尤其對比了西班牙拉曼恰(La Mancha)產區的干熱氣候條件與新疆產區的相似處。
這場盛大的“風土大會”,不僅讓新疆天山北麓瑪納斯葡萄酒產區向全國、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風土特色,更是一場全世界頂級葡萄酒專家與挖掘瑪納斯風土近20年的中信國安葡萄酒業一起分享和探索風土的交流盛會。大會的舉行,進一步促進了新疆天山北麓向國外產區等級劃分方向邁進,為構建中國葡萄酒產區風土特性、典型性發展新路徑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