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與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聯合舉辦,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葡酒業)承辦的“葡萄酒質量安全研討會”在中信國安第一城順利召開。作為本次會議的亮點之一,有關我國葡萄酒小產區建設的議題備受關注。
“產區決定風格”向來是葡萄酒行業的金科玉律,而在我國,“小產區”酒尚屬于發展中階段。在本次大會上,由瑪納斯縣政府攜手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依托中葡酒業建立的“新疆瑪納斯葡萄酒產區風土與識別技術聯合研究基地”正式揭牌落成,對于未來科學劃分中國葡萄酒產區、科學打造產區品牌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在此契機下,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戰略中新疆特有的區位優勢,將葡萄酒小產區建設成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新疆瑪納斯縣將怎樣打響產區概念?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又是如何?為此,中新網葡萄酒頻道采訪了新疆瑪納斯縣縣長丁彥明。
新疆作為我國葡萄酒的重要產地,瑪納斯縣又作為新疆葡萄酒的重鎮,在發展小產區葡萄酒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瑪納斯屬于中國百強縣之一,在新疆是現代農業示范縣,是新疆種植釀酒葡萄的第一縣,也是中信國安葡萄酒業的重要基地。我們現在探究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葡萄酒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最好的切入點。我們有特別好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種植葡萄的地方處于北緯44°,剛好和波爾多在一個緯度上。瑪納斯種植葡萄的時間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瑪納斯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個大的陶制缸,下方有一個口,這個其實就是釀葡萄酒用的缸。過去的葡萄酒放到酒缸里面自然發酵,現在南疆地區的自制酒也是這樣做的。所以瑪納斯釀造葡萄酒的歷史很長,和新疆其他地區相比,業內專家都表示瑪納斯的釀酒葡萄是最好的,打造瑪納斯葡萄酒這個地理標志,我們和企業共同在做的,希望通過葡萄酒的產地,來印證好葡萄酒的核心特征:風土的體現。
在釀酒葡萄產業與旅游文化產業有機結合上,瑪納斯縣做出了哪些積極嘗試?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我們連續三年在疆內外各大媒體、各類旅游產品推介會上持續宣傳瑪納斯地產葡萄酒,指導葡萄酒企業積極打造瑪納斯葡萄酒為題材的旅游紀念品;二、開展葡萄酒文化發掘,編印《葡萄酒情話》等宣傳畫冊,對游客普及葡萄酒知識;三、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引導縣內外企業建設葡萄酒莊,打造葡萄采摘體驗、葡萄酒釀制流程觀摩、品酒等旅游項目,全面推介瑪納斯“賞碧玉、游濕地、品美酒”為內容的“碧玉之都、浪漫之旅”旅游產品。
《新疆瑪納斯葡萄酒產區風土與識別技術聯合研究基地》對瑪納斯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意味著什么?
瑪納斯縣2003年被農業部授予 “中國優質釀酒葡萄之鄉”的美譽;2010年被國家農業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中國釀酒葡萄無公害科技創新示范縣”;2011年被農業部評為釀酒葡萄基地標準化生產示范縣;但多年來,沒有充分發揮瑪納斯縣的自然資源優勢,產業特色不明顯,產品同質化現象普遍存在。通過“新疆瑪納斯葡萄酒產區風土與識別技術聯合研究基地”建設,可以充分發揮瑪納斯縣自然資源優勢,挖掘瑪納斯特色,生產出獨具魅力的瑪納斯葡萄酒,為進一步打響瑪納斯產區概念,打造瑪納斯葡萄酒品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