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業的歷史長河中,數字不僅是丈量時光的標尺,更是解碼一個品牌記憶的密鑰。
作為老名酒的卓越代表,貴州安酒深諳數字符號的時代價值。其新上市的戰略核心產品“安酒1978”與“安酒1988”,便是以企業發展史上的兩大里程碑為錨點,在向市場展示百年品牌時代魅力的同時,也全面鋪向核心市場。
致敬歷史坐標,重塑名酒符號
在商業文明的星河中,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歷史是最卓越的見證者。其實,這種雙重維度的審視標準,在貴州安酒過去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1930年,周紹成創立“醉群芳”酒坊,建國后1951年,國營安酒廠成立,并在1955年全國第一屆釀酒大會上榮獲“甲級酒”殊榮,至此貴州安酒樹立了名酒地位。此后,又蟬聯歷屆“貴州名酒”稱號,以卓越品質鍛造了“貴州老八大”的金字招牌。
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穩步發展,這是貴州安酒交出的時代答卷。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期間,貴州安酒憑借出色的制曲工藝榮獲“重大科技成果獎”,成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范例。
在此背景下,貴州安酒繼續高歌猛進。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并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白酒產量第一位,創造了白酒生產歷史上的“奇跡”。
回看安酒1978與安酒1988兩款新品,它們正是對上述榮耀歷史的致敬和紀念——前者以1978年企業榮獲的“重大科技成果獎”為靈感,后者以1988年企業成立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的歷史事件為根基。
客觀地說,這兩款酒以“老名酒與時代共釀”的發展哲學,將歷史坐標轉化為產品符號,將時間刻度升華為價值高度,正在構建起“數字+文化+品質”的三維價值坐標系,進而譜寫出與時俱進的華彩樂章。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兩款新品既是致敬品牌榮耀的“情懷之作”,更是貴州安酒提升市場穿透力的“戰略之選”。
破解風味密碼,鑄就品質新章
如果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貴州安酒回答的是“如何用科技振興傳統”、“如何用市場激活產能”的時代之問,那么今天的貴州安酒則正在用創新風味回答著“如何用價值鏈接未來”。而這,也與中國酒業協會關于“消費需求變遷、風味主導購買決策”的趨勢預判高度一致。
在此背景下,貴州安酒立足風味創新,以客戶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匠心打造出安酒1978和安酒1988這兩款戰略核心新品。
在酒體構成上,安酒1978精選7年以上優質基酒為主體,融入10年以上陳香老酒勾調,并通過三、四、五黃金輪次酒80%以上的占比,成就了醬香突出、醇厚豐滿、花果香明顯的復合風味特征;安酒1988則精選5年以上優質基酒為主體,配以8年以上老酒勾調而成,突出烘焙香、糧香、曲香交織的醇甜爽凈的個性風味。
不少嘗鮮的消費者表示,“這兩款產品不僅風味多元、爽凈醇厚,而且酒體年份更高,相比同價位競品更有質價比優勢,喝醬酒選安酒錯不了。”其實,消費者們的評價,恰好呼應了貴州安酒對這兩款產品的價值主張和廣告語——干凈又醇厚。
在醬酒風味的傳統認知體系中,“干凈”與“醇厚”常被視為相互對立的酒體特征。然而,這兩款酒憑借高年份優質基酒與調味酒的精妙搭配,再輔以大師精湛的勾調技藝,成功打破了“干凈又醇厚”對立的固有認知枷鎖,實現了酒體純凈感與醇厚層次的和諧統一。
業界專家指出,兩大新品的推出,標志著貴州安酒在產品布局上,從線性延伸升級為以風味創新為支點,這是企業在存量市場開辟新增量空間的戰略舉措,也將會成為實力酒企穿越周期的重要路徑。
精準布局市場,共筑廠商未來
回望過去,貴州安酒通過強化品質根基、深化品牌文化、優化市場布局及鞏固廠商協作,進一步鞏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用貴州安酒的話來說就是,“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公司都將堅持長期主義發展定力,走符合安酒特色的發展之路。”
正是基于這樣的發展理念與既有優勢,貴州安酒為安酒1978和安酒1988量身定制了一套市場營銷方案,構建起全新的廠商共贏模式。
在渠道層面,這兩款新品主要聚焦團購、圈層領域,不導入大流通渠道,這有利于精準鎖定目標客群,確保市場穩健發展;在供應方面,為了確保經銷商庫存處于合理范圍,貴州安酒將實施不壓貨壓量策略,此舉既能夠減少經銷商壓力,也可以保持價盤穩定。
而在消費場景上,貴州安酒鎖定的是消費頻次更高的宴席、接待、友聚等場景,這有利于以場景滲透力驅動真實消費轉化。
整體來看,這套營銷“組合拳”將構建起從市場定位到消費轉化的完整閉環,短期來看將助力產品站穩市場腳跟,長期來看將有望促進產品成長為主流價格帶醬酒市場的標桿產品。
在歷史坐標中淬煉品牌勢能,從需求變遷中把握時代機遇,于渠道布局中重塑共贏模式,可以預見,以安酒1978、安酒1988兩款戰略核心為載體,貴州安酒正譜寫出老名酒與時代共振的勢能躍遷新章。
而這,或許正是貴州安酒給予行業的啟示:真正的經典始終在時光的長河中沉淀,在時代的土壤里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