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之后,春天將去,夏日將至。從春到夏,自然界的競爭將迎來白熱化,每個物種既以獨特的生存方式搶占生態位,又與相互依存的“伙伴”協同進化,不斷擴大著自己的生存空間。
著眼白酒行業的商業競爭,本質上與自然法則有著共通之處,每個富有生命力的白酒品牌都是既向上劃定護城河,又向下編織共生網,在“搶占”與“協同”的持續張力中,形成良好發展。正如國臺以“通文化”為精神要領站在更高維度進行競爭的同時,又在此基礎上提出“國臺·通之商道”的戰略構想,力圖打破零和博弈,實現共創-共享-共生的價值循環。
4月21日,谷雨節氣的第二天,國臺酒業于山東泰山舉行了主題為“構筑國臺通之商道 打造中國新名酒”的“2025 國臺營銷戰略顧問委員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廣東粵強酒業集團董事長王富強、泰安市泰山名飲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慶廣、阿土鮮生(青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喬山、廣東亮誠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振欽、天津正泰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煥杰、卡特維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小新等多位國臺酒營銷顧問團成員到場。
此次會議全面復盤了2025年第一季度國臺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并正式發布《國臺·通之商道白皮書》,詳細介紹了“國臺·通之商道”戰略內涵、戰略安排、戰略價值、戰略行動等,為國臺打造中國新名酒指明了正確方向。
據國臺銷售公司總經理湯旭介紹,國臺2025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和銷售量已順利達成預定目標,銷售量達成率150%,新增經銷商達166家,并且在進貨終端數量、宴席推廣數量、會員數量、品銷會開展數量等方面均有所提升。這些數據都表明了國臺第一季度開局穩健,其韌性、潛力和活力都在持續凸顯。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
當下是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時代,征服更多便能獲得更多。然而,對于“征服”一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選擇,愚者往往只是逐利而爭,而智者卻總是合力致勝,且越是風云變幻、滄海橫流,越會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社會的合作、與自然的合作。國臺顯然是后者。
一直以來,國臺都十分重視與消費者、經銷商、合作伙伴等各方建立友好關系,尤其在廠商關系的構建上花費了大量心血與精力,很早就提出“共創共享、共有共贏”“經銷商是老大,廠商是一家”的廠商一體化發展理念,并將與經銷商的共商共建共創共享融入每一處細節、落實到每一次行動,讓他們站“C位”、做主角、享榮光。
為何國臺對經銷商如此重視?在天士力創始人、國臺數智酒業集團榮譽董事長、創新生產力總師閆希軍的講話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強調,經銷商是國臺的客戶,是國臺的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只有真真正正幫助商,實實在在扶持商,真心實意服務商,才能做好大品牌、大市場、大營銷,創造大財富。
面對當前市場形勢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為進一步提升國臺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今年年初,國臺圍繞公司產品服務、營銷政策、品牌建設等方面,在充分聽取大商建議意見的情況下,特別成立國臺營銷戰略顧問委員會。以此來提升各項決策的前瞻性、落地性和互惠性,持續賦能經銷商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自年初以來,國臺核心管理團隊深入市場一線摸情況、聽意見、找堵點,通過分區域密集召開經銷商座談會,與經銷商面對面地研究、商量解決辦法。
今年2月份,國臺管理團隊走訪了川藏、重慶、云南、山東、天津、山西、內蒙古等十余個重點市場,大規模展開“春耕行動”。通過2025年市場營銷規劃推進會、一季度營銷工作推進會和省區經銷商懇談會等形式,深入調研市場,聆聽消費者、合作者心聲,解決市場發展遇到的問題。
3月開始,國臺核心管理團隊分9站走訪全國重點市場,聽取經銷商和終端的聲音,并組織29個省區的全體營銷人員分區域召開營銷推進及培訓會議,解決市場發展遇到的問題。國臺市場團隊深入研判市場發展趨勢,踐行了國臺·通之商道,從思想、理念、價值觀、工作作風、經營模式到管理方法進行了全面轉型、系統性革新,正以全新的面貌共同創造國臺新的輝煌。
無論是成立國臺營銷戰略顧問委員會,還是深入市場找問題,均彰顯了國臺對經銷商的尊重,以及體現出了國臺長久堅持“廠商同心,廠商共贏”的決心。這是“國臺·通之商道”戰略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推動廠商端一體化、聯盟化、平臺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國臺·通之商道”是逐步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分為廠商一體化、廠商端消一體化兩個階段。如今,國臺除了成立國臺營銷戰略顧問委員會外,還建設了國臺定制開發產品聯盟委員會、老酒平臺公司 、懷酒全國平臺公司、國臺10全國平臺公司、國臺國標真實年份酒聯盟”、國臺十五年高端年份醬酒聯盟”、 國臺龍酒稀缺陳年老酒聯盟”、核心終端聯盟體等,這都將為國臺從廠商一體化建設向供廠銷商端消一體化建設順利過渡提供重要支撐。
通之商道,和合共生
電視劇《繁花》中,有一句臺詞深入人心:“做生意不是比誰賺得多,而是比誰活的長”。而一家企業若想長久地活下去,一定會盡量避免“零和博弈”,以共贏的思維,放大自身價值。國臺·通之商道的提出正是基于這一商業智慧,面對白酒存量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國臺并未陷入短期利益爭奪的泥潭,而是立足長遠,在創造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平衡中,實現商業文明的升維。
“通”是天士力文化的基因,是國臺酒文化的靈魂。為更好更穩更快地打造中國新名酒,國臺基于對行業形勢的宏觀把握和對國臺發展的系統思考,提出“國臺·通之商道”,它既是國臺的戰略構想、頂層設計、文化體系,也是國臺營銷行為準則、行動指南、操作手冊,更是國臺人的價值觀、初心使命、奮進目標。
具體來看,“國臺·通之商道”的核心內涵是: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商業鏈的過程生態,打造供-廠-銷-商-端-消全鏈貫通、價值融通的中國新名酒通達生態。
核心特征是:一體化、平臺化、聯盟化。通過一體化、平臺化、聯盟化建設,實現價值貫通(通利)、數據連通(通智)、生態互通(通界)、文化融通(通心),進而構建起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核心理念是:價值共生、誠實守信、客戶至上、互利共贏。價值共生為基、誠實守信為本、客戶至上為要、互利共贏為綱。
最終構建起“供廠銷一體化、廠商一體化、廠商端聯盟化、廠商端消費者融通化”的價值共生的商業新生態,實現從存量分配轉向增量拓展,從零和博弈走向共創共贏;從個美到眾美,從眾美到各美,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
可以說,構筑好“國臺·通之商道”決定著國臺未來能走多遠、跨越多高,既是其走出行業內卷、突破增長瓶頸的關鍵路徑,也是品牌解決信任問題、應對不確定性的明確方向。
當然,任何決策智慧的生成都是建立在過往之上,正如“國臺·通之商道”脫胎于國臺“通文化”。10多年前,閆希軍創造性提出中國白酒文化的核心內涵是“通”, 一語道破中國白酒文化的靈魂。自此之后,以“通”為核心的國臺“通文化”成為國臺酒的文化母題、品牌內核;“品國臺美酒、享通達人生”成為國臺酒品牌主張和消費者價值指引。經過多年的持續積淀和傳播唱響,“通文化”與“國臺酒”已經建立起深刻的關聯,形成了國臺酒獨有的文化體系、品牌符號和行業認知度。
在此基礎上,國臺堅守創新之道、高舉數智之旗,以豐碩的數智化變革成果為“國臺·通之商道”戰略提供了強力支持,包括:一套數智通達系統,實現信息通、數據通、政策通、利益通;一套經銷商分級分類管服體系,實現合作通、管理通、服務通;一套共創共享激勵體系,實現成長通、激勵通、權益通;一套供應鏈金融系統,實現供應鏈通、資金通、資源通、物流通;一個國粉俱樂部+一個大健康產品通幣商城,實現現體驗通、權益通、消費通;一套廠家賦能培訓體系,實現價值觀通、工具通、培訓通。
所謂“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國臺·通之商道”,是國臺立足“通”的文化基因,創新構建的新“商道”,是大道、正道、通道、合道,是重塑行業規則,重構產業生態的正確之道,是國臺發展之道、未來之道。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
在今年年初的經銷商大會上,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國臺數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凱境曾指出,當前中國消費呈現消費偏好改變、新經濟模式產生、消費渠道的變遷、消費必然分流四大等特征。圍繞這四大特征,推動營銷模式的全鏈路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國臺只有主動適應變化,強化變革重塑,才能夠在行業的新一輪周期中占得先機,贏取戰略主動權。
為此,國臺在布局今年的營銷工作時,既做到了從當下慮長遠,也做到了從長遠看當下;既在大的戰略上堅定,又在每個市場銷售網點處精耕,力求讓每一步都見行見效。
佳釀網從本次會議獲悉,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國臺將從產品體系、價格治理、市場布局、政策體系、消費培育和品牌建設等6個方面持續發力,圍繞打造“國臺國標·真實年份酒百億大單品”和“國臺十五年·高端年份醬酒大單品”,為消費者創造不同等級的可選擇、可分享的優質產品體系。
而對于國臺市場發展遇到的問題,國臺表示將限時理清責任、有效解決,這既是對國臺團隊的要求,也是對經銷商和消費者的承諾。每一個問題都要排查清楚、研究透徹,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
古人有言:“天地合和 生之大經也”。意為天地交合,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觀。古老的智慧在千年時光中亙古彌新,于如今凝練成了國臺“尊天道、守地道、達人道”的“通之道”文化哲學思想體系,又延伸出“國臺·通之商道”的商業智慧。這不僅是國臺品牌的生存之根本,也將為白酒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