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廣東省酒協在廣東三水召開的會員代表大會上,公布一連串2016年消費市場數據,引起了高度關注。數據反映一些正在發生的市場變化,比如中檔價位酒類消費快速增長,而百元以下的低價位產品竟然出現同比下滑;比如,白酒、啤酒消費繼續下降,而黃酒、露酒等小酒種出現高速增長。行業人士認為,這種變化值得各酒企高度重視,未來消費市場如何變,廣東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參照物。
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省酒類產品生產總量為426.08萬千升,同比下降4.25%,其中啤酒產量為398.54萬千升,同比下降3.91%;白酒23.6萬千升,同比下降11.9%;黃酒、露酒及其他酒種3.94萬千升,同比增長31%。
在流通方面,以廠價計算,廣東省酒類銷售總額為504億元,其中高價位產品(400元以上)增長2.16%;中價位產品(100-400元)增長9.37%;低價位產品(100元以下)同比下降4.63%。
從酒種來看,啤酒銷售總額161億元,國產酒185億元,進口烈性酒60億元,葡萄酒98億元。另外,廣東省進口葡萄酒總量約1.22億升,占全國總量的20%,總額約9.25億美元,占全國的40%。
也有觀察人士指出,廣東市場由于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較早接觸進口不同酒種,消費文化比較開放;加之人均收入水平較高,本地酒競爭力較弱,有相當的特殊性。因此,對于價位變化,企業應該重視,而所謂多酒種競爭問題,暫時還不會影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