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內酒類電商酒仙網交出了掛牌新三板后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2015年酒仙網實現營收21.92億元,同比增長38.93%;凈利潤方面則虧損2.51億元,而由于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縮減,整體虧損收窄12.62%。雖然仍在持續虧損,但不可否認的是,酒仙網卻成為酒類電商領域融資次數最多,融資額最大的企業。
從2011年至今,酒仙網總共獲得7輪融資,共融資14.3億元。在最近的第七輪融資結束以后,公司估值已經從2012年的9億元提升至現在的65億元,增長了7倍多。
酒仙網自2009年成立之日起,便是行業中話題性的企業,它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行業中的重磅炸彈,酒仙網的高關注度毋庸置疑,無論是開創酒類電商,甘愿做第一個吃螃蟹者,又或是O2O的嘗試、名酒低價“傾銷”、與友商們的撕逼大戰,都讓人又愛又恨。
可無論怎么樣,小編都認為酒仙網在酒類行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其獨特的價值,這也是眾多資本方愿意掏出真金白銀注資酒仙網的根本原因吧。
1、抓住了酒業互聯網的機遇
酒行業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產業,尤其是白酒行業,行業集中度太低、渠道太長太復雜、運作落后、產品區域性較強、產品易碎、液體易漏、重量大等,酒類產品的這些屬性讓其與電商的產品要求有些格格不入。恰恰是這樣的格格不入,讓中國大的互聯網巨頭在最開始的產品選擇中根本不會考慮酒產品,如當當選擇的是書,京東選擇的是家電。
巨頭忽視的領域和留出的空間讓酒仙網郝鴻鋒敏銳的抓住了這一機遇期,酒仙網成為了酒類產業走入互聯網的啟蒙者和踐行者,互聯網行業講究一個先入為主,通過改進產品配送的包裝形式、興建物流基地,同時借助酒仙網前身傳統流通領域的資源優勢構建供應鏈體系,酒仙網很快在酒類行業風生水起,比互聯網巨頭更快的布局酒品類從而贏得了資本的青睞。
2、跳出酒業垂直電商的模式之殤
隨著淘寶、京東等綜合性電商平臺具有越來越強的規模效應,用戶的粘性也越來越大,對專注于某一領域或行業的垂直電商的擠出效應開始顯現,垂直電商先天的缺陷暴露出來,遭遇著流量和交易額的持續下滑。
這也就是為什么紅孩子賤賣蘇寧、麥考林逐漸枯萎、凡客正在經歷轉型之困,而唯品會、聚美優品雖然短期成長迅速,但很快就遇到了天花板的原因。
酒仙網如果單純只做B2C自然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況且酒類電商由于產品屬性和目標人群的關系,獲取流量相對于化妝品、衣服等具有強烈電商屬性的產品更難,酒仙網開始了轉型之路。
從B2C向O2O、B2B延伸,從單純的一頭連著上游,一頭連著消費者,向經銷環節、終端環節去延伸,搖身一變成為了整個酒類渠道鏈的服務商。
以一個深耕于酒類行業的縱向垂直體系來彌補單純做酒類垂直電商的不足,讓酒仙網大大增強了其不可替代性和抗風險能力,也與唯品會、聚美優品這樣的純線上基于消費者的交易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這樣一種商業模式的調整自然也會吸引資本的關注,并提升其估值。
3、“曲線救國”,打造酒業新世界
中國酒類行業,尤其是白酒行業,長期以來形成了固有的渠道體系和價格體系,現有的主流產品依托于廠家、經銷商、二批、終端等傳統渠道鏈的勢力格局已然形成,且難以撼動,小編姑且把這樣一種均衡的格局叫做“舊世界”。
酒仙網也嘗試去打破這樣一種舊世界,重塑渠道價值鏈,如在電商平臺上打主流產品(名酒等)價格戰,妄圖構建廠家-平臺-消費者的扁平化的價值鏈,但無奈舊世界勢力太過于強大,根本無法改變。于是,酒仙網開啟了互聯網定制產品的新路徑,意圖在傳統舊世界之外開辟一個基于互聯網勢力格局的新世界。
公司相繼研發出包括與貴州國臺合作推出的“國臺醬酒”,與中糧酒業合作推出的“木桐嘉棣戛納電影節版葡萄酒”,與曲阜孔府家合作推出的“朋自遠方”,與董酒合作推出的“董酒何香”,與四川水井坊合作推出的“水井尚品”等。
這些產品不僅在線上運作,還通過其B2B平臺被導入線下,酒仙網巧妙的通過互聯網定制產品的戰略實施重塑著渠道價值鏈,這也就驗證了一句話,“既然無法改變舊世界,那就創造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