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熱炒的“梗”一度難以下咽,不得不丟棄后卻發現,它被綜合平臺和實力雄厚的名酒廠家玩出了新花樣。那怎么辦,重新撿起來玩新概念嗎?
對垂直電商而言,O2O模式一度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概念,無奈在吸納諸多資本、重金砸下后卻不見成效。如今,一些垂直電商在主體業務扭虧盈利依然遙不可及的時候,將同樣講究線上線下一體的“新零售”作為新的主攻方向。這一次,垂直電商還能成功嗎?
在盈利面前,垂直電商紛紛敗北
盡管酒業垂直電商發展多年,歷時頗久,山頭頗多,其中,不乏合縱連橫,周旋于諸多資本方與名酒企業之間長袖善舞、聲譽日隆者,但是在“盈利”這個硬指標面前,諸多垂直電商紛紛交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1919”)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1919實現營收17.05億元,同比增長52.55%,凈利潤-0.15億元,同比減虧幅度達63.97%。
另一垂直電商巨頭酒仙網在2017年宣布扭虧為盈,但是其盈利水平依然較低。
2017年5月,“因公司經營戰略發展需要及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戰略發展規劃”,酒仙網在新三板停止掛牌。酒仙網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未來將尋求主板IPO,目前正在做相關準備。
此外,新三板掛牌的酒便利、品尚匯和網酒網等三大酒類垂直電商在2016年業績全部虧損。2017年7月27日,網酒網也從新三板摘牌。
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就此表示:“幾家酒類電商長期沖規模、爭市場,虧損也很正常。”
酒業垂直型電商普遍虧損,與其巨幅擴張、同質競爭,乃至于缺乏“流量”這個天生缺點息息相關。
梳理幾大垂直電商的發展路徑普遍相同,前期以“B2C”為主,吸納酒類企業入駐,依靠門檻費、銷售分成(或其他協議收入)等業務為主,同時在這種概念初生之際,融資實現規模擴張。
2014年~2015年度,諸多垂直電商紛紛主攻“O2O”,繼續吸納資本,聚攏商家,鋪設線上下線下一體網絡。2015年至今,垂直電商又將重點放置在“B2B”上。
有熟悉資本運作的人士表示,這幾個階段內,垂直電商都將融資作為重點,但業務本身的發展投入巨大,且見效頗慢,在這樣的狀況下,巨大的投入擴張,與不成比例的回報,就造成了垂直電商久久不能扭虧為盈的局面。
新戰場轉移到新零售
主體業務未能立即大規模盈利,又面臨新模式的沖擊。垂直電商在2018年度將新戰場放置在“新零售”上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酒仙網日前再放大招,宣布正式進軍新零售領域,并計劃未來5年內在線下擴張近萬家國際名酒城。
目前,酒仙網的新零售業務尚處于啟動階段。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烏魯木齊、山東、河北幾個區域開設近50家線下國際名酒城,平均單店面積超過300平方米。2018年將集中發力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華北等重點區域。
為推動旗下新零售業務快速發展,酒仙網專門建立了一支近200人的新零售團隊,負責推進整合上游酒企資源。
這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布局,讓人想起了2014年酒仙網曾發力的O2O業務。2014年8月,酒仙網將近10億元融資主要用于“酒快到”O2O的布局。但或許是過于超前,或是垂直電商對于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把控還不夠,“酒快到”未能成為成功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