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虧損近9年的酒類電商品牌酒仙網終于盈利了。1月24日,酒仙網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2017年酒仙網首次實現盈利,全年凈利潤2200萬元。更令業界驚異的是,酒仙網還喊出2018年凈利潤實現1.5億元的目標,并稱未來5年要在線下擴張近萬家國際名酒城。但當北京商報記者就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進行采訪時,酒仙網方面以“不方便透露”為由沒有回應。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酒仙網盈利的背后,是商業模式的重整,不過新模式能否帶來持續盈利,仍有待觀察。
從巨虧到盈利
酒仙網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2017年,酒仙網實現凈利潤2200萬元,同時2018年凈利潤的目標是1.5億元。這是酒仙網自2009年上線,近九年來首次實現盈利。根據酒仙網2013-2016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虧損額分別為3.09億元、2.8億元、2.51億元和7155.48萬元。
作為國內知名的酒類電商品牌,酒仙網2009年創立于山西,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洋酒、保健酒等,從酒類商品線上B2C起家,后又推出主打B2B的“酒仙團”團購業務,以及主打O2O的“酒快到”業務。酒仙網2009年上線,2010年正式運營,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截至新三板上市前,酒仙網相繼獲得了7輪共計14.3億元的投資。
不過酒仙網的資本之路走得并不順暢。除了連年虧損,還曾因違規不披露年報而被監管機構出具警示函。2017年6月,酒仙網在新三板停止掛牌。根據當時酒仙網發布的公告,退市是因公司經營戰略發展需要及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戰略發展規劃,用酒仙網自己的話是為了尋求主板IPO。但業內普遍認為,酒仙網退市主要還是由于盈利不佳。
然而退市半年后,酒仙網竟然宣布盈利了。據知情人透露,發力B2B整合垂直供應鏈是酒仙網減虧的主要來源。數據顯示,酒仙網2016年上半年B2B的營收為4.46億元,同比增長超200%,已接近2015年全年B2B總營收6.32億元。
此外,酒仙網也通過縮減支出、嘗試與上游企業合作推出自有品牌產品等做厚利潤。如2014年酒仙網與瀘州老窖合作推出“三人炫”之后,又相繼推出了“全興老字號”、“國臺國禮”、“洋河特曲”以及與澳洲葡萄酒企合作的“丁戈樹”等多個產品。
對此,資深營銷專家晉育鋒表示,目前酒類電商行業的滲透率還是處于較低水平,從理論上講,酒類電商平臺還有很好的成長空間。但酒類電商更適合一、二線全國化或泛全國化的品牌,依托互聯網為特定圈層開發的小眾產品,或者是純粹誕生于網絡的新興的產品。
作為電商平臺,以目前形勢來看,無論是VC還是PE,投資人關注更多的是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而不僅是創意。在投資方壓力下,酒仙網無論是謀求主板IPO,還是吸引新一輪投資,盈利能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掘金實體門店
首次盈利的同時,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也宣布進軍新零售,并計劃未來5年內在線下擴張近萬家國際名酒城。這意味著酒仙網在商業模式上的重大調整,即從專注線上渠道,變為打通線上、線下的新零售。
事實上,缺乏線下渠道一直是酒仙網的短板。相比之下,同為酒類電商平臺的1919先于酒仙網實現了持續性盈利。而1919的模式是先從線下B2C業務起家,2011年轉型做電商。經過幾年的瘋狂擴張,開設了1000多家線下實體店。
為了彌補線下短板,酒仙網在2014年3月推出了O2O業務“酒快到”。同年8月,酒仙網將獲得的近10億元融資主要用于“酒快到”的布局。2015年12月,酒仙網為了拓寬O2O業務,又分別以1000萬元和1008萬元入股了華龍酒業和名品世家。
但從市場反應看,酒仙網重金布局的O2O業務發展并不理想。“酒快到”屢被爆出平臺訂單少、導流差、產品不保真等問題。普通煙酒店鋪的入駐淹沒了授權專賣店的優勢,也無法保證曾提出的“9分鐘內送達”。為此,2015年“酒快到”對線下商戶進行了洗牌,只保留優質商戶,并且投資了多家線下酒類零售連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