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酒類流通峰會上,酒類電商與互聯網+毫無懸念地成為會議爭論的焦點。面對酒類電商對當前酒類市場格局影響的各種論斷,國家商務部內貿組專家委員會主任、原黨組委員、部長助理黃海先生認為,酒業應當進一步正確認識、科學評價和積極發展。
圖為黃海
黃海認為,中國經濟正處于調整換擋期,經濟增長正逐步轉變為依靠消費拉動,而電子商務在消費增長的過程中又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1-9月,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36.2%,遠高于消費品零售總額10.5%的增速,他借用上述數據分析說,電商不僅具有滿足社會即期消費需求的基本功能,而且也在不斷挖掘社會潛在消費,同時又在發揮創造社會未來消費需求的引導功能。他透露說,國家商務部發布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預測,到2020年,網上實物零售額預計可達5.5萬億,按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年均增速10%推算,屆時網上商品零售額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比重仍然不高。
因此他分析說,電商正在催生中國流通業的變革,而互聯網則給了中國流通業一個與發達國家一樣的技術平臺,而13億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量和潛力,不斷支持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實踐,搶占未來市場競爭新的制高點。
“消費者一方面希望享受網購的好處,另一方面也不想放棄實體店的好處。不同的顧客群注重購物體驗的不同側面,然而他們都希望能把網購和實體店購物兩方面的體驗完美地融合起來。”黃海提出,未來滿足消費者需求應當是把購物、娛樂、社交全部結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渠道和電商渠道的定位、功能和占比都會相應發生變化,但從順應流通改革、創新現代流通的角度,他呼吁流通企業要發揮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形成優勢互補,而不是糾結于電商對于渠道變革的痛楚,因為消費者被互聯網化已經也來越來普遍。
“從世界商業發展史來看,我們過去講流通革命,比如百貨店是對雜貨店的革命,超市是對百貨店的革命,連鎖經營出現之后更是一場革命。這些所謂的革命,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提高效率,就是怎么能夠加快周轉,提高效率。但是現在流通革命不能僅把提高效率作為主要目的,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個性化、多層次、全方位的需求,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他鼓勵說,實體商業不必妄自菲薄,電子商務也不要忘乎所以,深化改革,取長補短,融合共贏才是唯一的道路。
基于上述分析,他明確建議,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業發展趨勢,將是實體店、網店和手機客戶端三位一體的布局,流通企業應當具體實踐探索線上與線下、商品與服務、流通與生產、業態與業種的融合。
“只要市場有需求,消費者有需求,一切都可以改變。”黃海最后總結說,未來商業發展,線上線的融合,包括實體店和電子商務融合,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和物流的融合,將是商業改革發展中很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