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遵義、宜賓、瀘州、呂梁、宿遷、亳州6大世界烈酒產區酒業協會代表以及仁懷市政府領導,各大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召開了2019年中國白酒產區(茅臺鎮)圓桌會議,這是一場為構建互聯互通合作關系,推動中國白酒產區聯動發展的會議。
會上各位與會代表圍繞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白酒產區高質量發展各抒己見,呂梁市白酒協會會長侯清泉介紹了呂梁產區的情況,就白酒產區的發展,提供了自己的意見和思路。
以下為侯清泉演講內容整理:
呂梁是一個革命老區,主產業是煤炭和白酒,2017年,呂梁地區被評為“世界十大烈酒產區”,而汾陽杏花村是它的核心產區,也是全國最為知名的清香型白酒的生產基地,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釀造基礎。
從2009年開始,政府開始把煤炭轉型資金投入白酒,在土地指標上也向杏花村傾斜。而且呂梁還投資6億,建設白酒交易中心和中國國家級白酒檢驗中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人才建設和交易平臺建設。
呂梁白酒產業以汾陽市杏花村為主,以清香型白酒生產為主。汾陽目前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50余家,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5家。汾酒有著6000年的釀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1300年白酒史、300年品牌史。一部汾酒史,就是半部華夏史。享譽世界的汾酒也是中國白酒產業的奠基者、中國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教科書、見證中國白酒發展歷史的活化石。
中國白酒產區各具特色,既有不同,也有共通之處。侯清泉從五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白酒產區的發展思路:
首先,中國白酒產區中小企業眾多,品牌繁多,如何共同發展、共同成長成為現在中國白酒產區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提升整個白酒產區的品牌價值、創新發展模式,讓酒業集中發展區成為“經濟共同體”,才能帶動整個地區的白酒行業健康發展。
第二,政府立法指導,科學定位產業布局,合理構建產區產業結構。通過建立與產業協同發展相匹配的構建圖,防止生態自然資源過度開發使用;整體規劃供給、排放,建立以骨干企業為中心的產業集群;有序指導產區中小企業,實現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
第三,抓住各自白酒產區的龍頭產業,堅持發展“產業集群”理念,引進其他地域先進的技術及管理經驗,以白酒產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第四,通過建立白酒交易中心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不僅讓各個產業相互銜接,品牌互利發展,推動白酒研發、生產、儲存、包裝、物流配送一體發展,還要強化監督,維護公平,建立人才培訓基地,金融和資本服務平臺,服務產區內的各大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
重點抓酒文化特色旅游產業,積極推動各地旅游項目的建設,發展農業生態體驗區,完善相關的服務行業的配套發展,推動白酒一體化發展。
第五,通過轉型,創新白酒酒莊發展模式,即名酒品牌+白酒模式,走向國際化發展。白酒酒莊模式是承載中國白酒產區發展新的載體和動力,酒莊代表著產區企業的品質。
白酒酒莊表達方式首先是“看”和“學”,學習國際酒莊的發展模式;其次是“釀”和“藏”,體現中國白酒的精髓和價值;還要注重文化傳承,增加酒店服務,將酒店文化融入酒莊功能,提升酒莊式體驗服務;還可提倡入股式參與酒莊經營模式,在酒莊經營過程中讓參與者有主人翁意識。將生產釀酒體驗、酒店住宿、采摘體驗、文化傳播、儲酒定制等全面發展的旅游、住宿、酒文化體驗相結合的酒莊模式發展起來。
侯清泉表示,希望國內每個白酒產區都建設成為一個集白酒開發、生產、銷售、文化旅游、倉儲物流以及酒類相關配套產業協同發展,同時又擁有各自的特色和發展前景的白酒發展區。能把中國白酒文化通過酒莊平臺傳播出去,為白酒文化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