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同省人大常委會劉滿倉副主任帶領的豫酒振興領導小組調研了五個豫酒生產企業、四個酒類流通企業,召開了七場座談會,所見所聞所思,豫酒企業的現狀、豫商的怨言、消費者的不認帳,千般滋味在心頭,有悲有喜,有振奮也有無奈。作為從業18年的行業人士,看到了豫企的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在座談會上怕說重了影響信心,說輕了企業不在乎。所以一直想寫幾篇文章,但不知選擇何種標題表達,還是正面激勵為主吧,于是有了本文。
河南是中華酒的發源地,中華酒文化的發源地。中原造酒史可追溯到9000年前的賈湖遺址,7000年前仰韶文化催生了造酒業,中國公認的兩個酒祖杜康、儀狄造酒在河南,與酒有關聯的大河平等合作文化、宋河道家文化、賒店誠信文化、張弓英雄文化、臥龍智慧文化等源于中原。無論是榮獲1919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大獎章的寶豐酒,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名酒宋河、寶豐、民權,中國優質酒張弓、林河、汝陽杜康、伊川杜康、民權葡萄酒,仰韶酒業產銷量曾經位居全國白酒行業前三甲,豫酒板塊始終在中國酒業占據重要位置,我定位為三強一大:河南是全國重要的酒類生產大省、文化強省、流通強省、消費強省!
由于企業管理(主要原因)、理念、體制、機制等問題,豫酒上個世紀末集體陷入低谷,2002-2012年的中國白酒黃金十年,縱向比自己跟自己比有進步,橫向比與同行的差距越來越多,省外品牌大舉進入中原,攻城略地,河南酒類市場份額豫酒僅占22%左右!讓人痛心,讓人惋惜!豫酒企業到底怎么了?為什么河南酒商不愿意賣河南酒?河南消費者不愿意喝河南酒?市場表現如此沒落?真的要拿出革自己命的氣魄,自我解剖,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找出對策!承認現實,找出短板,不甘落后,奮發有為!
一、豫酒生產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企業團隊建設較為薄弱,高層不穩定,頻繁換動,團隊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執行力亟待提升!企業多業經營發展,不專心不專注酒業發展。豫酒今天這個局面,主要是人的問題、企業領袖的問題、團隊的問題。所以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包括格局、胸懷、思維、戰略……更要培養、引進人才,要以事業、環境、待遇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作用。
(二)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盈利水平偏低
1、融資困難,融資慢,融資成本偏高。
2、稅收負擔偏重,產品在市場上缺少競爭力。
3、人力資源成本、物流成本等上升。
(三)品質有待提高,品牌有待提升,附加值不高,產品提價困難,很難與資本型酒企抗爭,消費者忠誠度不高。
(四)科研投入不足,力量薄弱,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五)理念、觀念不適應行業趨勢,商業模式不適應市場要求。
(六)企業誠信有待提升。
(七)企業管理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八)廠商合作相互不夠信任,分工不明確,支持不到位,政策兌現不及時,影響了豫商賣豫酒的積極性。
(九)聚焦資源打造核心市場、大單品做的欠缺,部分企業沒有核心市場、核心產品,生存日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