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財富》雜志發布了2015年世界五百強榜單,華潤位列第115位,比去年晉升了28個位次,這對于處于非常時期的華潤來說,可謂鼓舞人心。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時期,今年的五百強榜單仍然不乏表現出色的中國企業。比如,民營企業的代表——華為,從去年285位上升到了228位,緊隨央企中國聯通之后。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華為近年來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表現出了較強的企業實力,不僅以創新的技術和產品贏得市場競爭,也因其展現出的國際化大格局和產業報國的理想追求,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與尊重。華為倡導以奮斗者為本、以客戶為中心等方面的理念和做法,我也非常認同。它傳遞的不僅是一個企業的經營理念,還有這個企業對員工、對客戶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與擔當,體現了華為對社會的價值貢獻。
今天,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作為社會有機體,在社會經濟建設和公共事務方面所發揮的價值和作用備受矚目。人們判斷一家企業做得好不好,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只看經營業績、財務數據,除了“利”,還要看企業的“德”。也就是說,一家優秀的企業不僅要在商業層面取得成功,實現利潤最大化,還要在德行方面有突出表現,能在誠信經營、勞工權益保護、客戶價值創造、節能減排、安全生產、慈善公益等社會責任方面作出表率,有所貢獻。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企業社會責任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對企業參與社會治理、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這說明在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背景下,隨著中國在國際經濟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所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要,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關系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也關系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上所能發揮的作用。擁有國企、央企、駐港中資企業三重身份的華潤,肩負特殊的使命,在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理應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這既是華潤面對自然資源緊張、競爭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尋求自身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們順應國家、社會、公眾對央企的要求,不斷增強企業軟實力,爭創世界一流企業的有效途徑。多年來,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的社會責任使命與愿景的感召下,華潤不僅注重創造經濟價值,還在創造社會價值上不斷摸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形成了幾個特點。
一是,以“以編促管”為手段建立工作模式。企業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是對社會責任工作的一次全面展示和深刻檢視,社會責任做得好,報告才能言之有物、拔叢出類。華潤從2008年開始編制社會責任報告,并以此為推動力,要求各利潤中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報告編制能力。到現在,我們已實現了社會責任報告編制在直屬企業的全覆蓋,并以“以編促管”的倒逼管理機制,促使各利潤中心不斷規范自身的社會責任工作,完善組織體系,健全管理制度,豐富責任活動的實踐,初步形成了具有華潤特色的社會責任工作模式。
二是,以責任融合為路徑形成管理機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脫離不了業務和管理,只有與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才能使社會責任工作的投入和產出實現良性循環,使企業和社會長期受益。華潤正在摸索建立輿情監測、風險控制、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四位一體的責任管理體制,通過企業管理不同方面的有機聯系,形成一種相互約束、相互監督的工作體系,使我們的輿情監測有價值、文化落地有抓手、風控管理有目標,責任履行有成效。依靠這一模式,我們在推動社會責任與戰略規劃、重大決策、制度建設、運營管理、行為規范相融合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后,還將繼續完善、檢驗這個管理機制的適用性,為華潤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三是,以特色項目為平臺發揮多元化優勢。華潤是多元化企業,在開展社會責任工作方面,我們有天然優勢,但社會責任如果泛泛地做,達不到良好的社會成效。我們集中資源,培育亮點,重點開展示范意義大、獨具華潤特色、內部協同優勢明顯的社會責任項目。近年來,圍繞希望小鎮、賀州循環經濟產業園、廣昌及海原等地的定點扶貧等項目,華潤充分挖掘企業資源,發揮多元化企業優勢,努力探索企業扶貧、資源集約、綠色增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不僅促進了貧困落后地區的觀念轉變,推動了地方經濟繁榮,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實現了企業、農民、地方政府、合作伙伴的多贏局面,也為央企開展社會責任實踐走出了一條新路。
四是,以業務實際為落腳點創新責任實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要切實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但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優勢不盡相同,如果簡單地套用一個模式、一套標準,不但成效差,還有可能會帶來多輸的局面?紤]到各利潤中心的業務差異性,華潤鼓勵各利潤中心結合業務發展實際和行業特點,聚焦核心議題,開展具有特色的責任主題活動。經過摸索和實踐,也涌現了一些典型案例。例如華潤怡寶通過“百所圖書館”計劃,在偏遠山區建立圖書館,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送去精神食糧;華潤置地通過“陽光采購”行動,與供應商共同承諾抵制腐敗,在企業供應鏈上樹立廉潔之風;華潤紡織通過“兩個機制建設”,深入洞悉員工思想動態,將關愛員工落實到細處;華潤雪花啤酒通過“勇闖天涯”、“中華文化保護”等品牌公益活動,引領保護自然環境、文化遺產的文明行動。這些主題實踐活動以點帶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推動了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和融合,也收獲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雖然,近年來,華潤的社會責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獲評了一些重要獎項,但是,我們距離社會大眾對我們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仍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們要努力轉變過往存在的重經濟責任輕其他責任、重股東權益輕其他相關方權益、重輿情輕預防、重報告編制輕踐行融合等現象,更加耐心地傾聽來自員工、客戶、合作伙伴等相關方的意見和呼聲,更加認真地剖析自身的問題,對照標桿,查找不足。
去年,我們提出了要實現“做實、做強、做大、做好、做長”(5M)的目標和要求,這既是華潤的經營理念,也是我們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的方向和要求。我們要通過社會責任中長期規劃,強化指導、評價與考核,進一步加強社會責任與企業文化、戰略、生產經營的融合;我們要更加關注利益相關方的訴求,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環境安全、消費者和客戶權益保護、供應鏈履責、陽光采購、員工合法權益保護等核心議題,大力推進社會責任踐行;我們要利用互聯網平臺,不斷創新溝通傳播方式,傳遞華潤的良好企業形象和正能量;我們要順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華潤電力、水泥等有可能率先走出去的產業,以更高的標準履行好在海外的社會責任,努力推動互利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履行社會責任不是一種噱頭或風尚,它是一把多贏的利器,應該內化為企業的一種戰略、一種能力、一種文化。正所謂:“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華潤的發展資源來自于國家和社會、來自于大自然,我們取得的所有成就都離不開社會大眾的支持,華潤的每一位經理人和員工都應該有“深懷國土恩”的情懷,要有追求崇高理想的志向,在努力追求企業價值的同時,與社會大眾分享我們的發展成果,實現社會綜合價值的同步提升,盡到央企應盡的責任。歌德曾說:“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希望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下,華潤有一天能成為一家真正令人喜愛、受人尊重的企業,那么我們會更有自信與底氣為她感到驕傲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