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經濟大環境、產品同質化等因素影響,近幾年來啤酒的整體銷量一直處于下滑態勢,許多啤酒生產企業的銷量出現大幅度下跌。
對此,河南省酒業協會自(精)釀啤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溫建表示,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啤酒提出了更高層級的消費要求,倒逼啤酒企業為了適應市場,不得不進行轉型升級。
現象:啤酒市場銷量連續兩年下滑
進入夏季以來,啤酒行業進入銷售旺季。
然而,近日,河南商報記者走訪鄭州市各大經銷商、商場、超市、煙酒專賣店時,均獲悉,今年啤酒銷量不如去年,而去年又不如前年。
根據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近期發布的《中國購物者報告》,2015年,中國啤酒銷量下降了3.6%。
專業機構統計,2016年5月,中國啤酒行業產量425.1萬千升,同比減少5.2%。
對于專業機構發布的這一數據,在金星啤酒集團工作了18年的總工程師王海明有明顯的感受。他告訴記者,隨著行業的整體下滑,金星啤酒近兩年的銷量也有所回落。
據悉,某區域性啤酒企業,產量從5年前的年產七八萬噸,下降到目前的四五千噸。
不過,盡管啤酒市場出現整體下滑態勢,但是進口啤酒近兩年卻出現了遞增。
根據百威英博發布的數據報告,百威英博在中國市場的啤酒銷量從2010年的500萬千升上升到2015年的745萬千升,市場占有率達18.6%。
德國威賽邇啤酒中國總經銷、鄭州星奇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國富告訴記者,由該公司代理的幾款德國系列的黑啤、白啤,這兩年增長速度非?欤2015年的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史無前例。
問題:同質化嚴重 一瓶啤酒僅賺一分錢
不僅是市場銷量下降,啤酒行業的利潤下降同樣壓得啤酒企業喘不過氣來。
溫建稱,啤酒行業特別是低檔啤酒領域,利潤向來偏低,一瓶啤酒僅有幾分錢的利潤,再加上一些爆瓶的啤酒,根本賺不了什么錢。
一位不愿具名的啤酒業內高管坦言,江浙一帶競爭更為激烈,一瓶啤酒的利潤甚至只有一分錢。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對此,溫建表示,出現這種情況是因啤酒行業同質化嚴重造成的,所有啤酒的風格幾乎一樣,這導致消費者選擇余地較小,因此導致價格戰。
“近一兩年,原料、工資、流通等各方成本在逐漸增大,啤酒企業僅能維持運轉,根本不敢奢談盈利。”溫建說。
據王海明介紹,目前,金星啤酒系列中小麥啤、新一代是低端產品,由于利潤太薄,公司正在縮減這兩種產品的生產量,轉而做一些易拉罐裝的啤酒產品,利潤會相對高一點。
“易拉罐裝的啤酒比瓶裝啤酒生產成本要低一些,至少不用操心洗瓶、倉儲、爆瓶、空瓶回收等問題。”王海明說,一條易拉罐裝的啤酒生產線12個人就能完成,而瓶裝的啤酒最低則需60人才能完成。
目前,金星啤酒罐裝啤酒的比例在30%左右,但王海明預測,未來整個中國市場罐裝啤酒與瓶裝啤酒的比例都將達到各50%的比例。
分析:消費者口味改變 帶動消費升級
孟國富指出,近兩年國產啤酒銷量出現下滑現象,恰恰說明當前中國消費者消費品質在提升,這是中國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
“過去,河南人不愛喝紅酒,現在也慢慢開始喝了;以前人們愛吃方便面、包裝食品,這兩年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這些東西被冠以‘垃圾食品’了,這說明,原來的產品體系已經過時,消費者需要更高消費層次的產品。”
經濟學家、注冊高級咨詢師余豐慧表示,過去人們是吃飽喝好就行,維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現在不是了,人們在追求更高一級的享受。
6月13日,第八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上,中糧集團與德國第一大啤酒釀造集團蘭德伯格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糧集團有關人士稱,目前正是進軍啤酒中高端領域的最佳時機,之前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只要有啤酒喝就好了,但現在中國消費者要喝的是好啤酒。
孟國富稱,目前,中國啤酒企業生產所需的麥芽、啤酒花、菌種等原料大部分進口于德國、捷克、澳大利亞等國家,這也說明,我們的啤酒質量要向國外啤酒看齊,從而促進中國啤酒企業轉型升級。
展望:啤酒企業欲借高端產品突圍
有專家指出,國產啤酒的寡淡無味在進口啤酒醇厚口味的沖擊下,已經廣受啤酒愛好者詬病,目前,以精釀啤酒為代表的細分市場正在崛起。
目前,在鄭州的某些夜市攤上,經常會看到攤主推銷自己的自釀啤酒,由于口感新鮮,非常受消費者青睞。
但設備標準化程度不高、原料質量和工藝控制參差不齊,便于經營者操作,導致市場上的自釀啤酒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急需在產業管理層面對自釀啤酒的質量進行規范化管理。
溫建說,協會成立自(精)釀啤酒專業委員會的目的,就是要規范自釀啤酒的質量,給經營者提供一個行業交流平臺。
據悉,金星啤酒的“原漿啤酒”自2014年上市以來,由于口感獨特,產品概念新穎,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口碑。
金星啤酒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張書成稱,金星啤酒是開發“原漿啤酒”的第一家企業,目前國內尚沒有“原漿啤酒”的同類產品。經過兩年的市場積累,今年銷量將會遠遠超過去年。
從今年市場表現看,雪花、青島、燕京、哈啤等大品牌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中高端啤酒的推廣力度。比如華潤雪花推出了“臉譜”產品,青島啤酒則推出了“鴻運當頭”等特色產品,燕京啤酒推出了白啤酒、鮮啤酒等。
“盡管這些高端產品目前銷量還不太明顯,但卻是未來啤酒產業擺脫低端競爭、走向高端競爭的必走之路。過程雖然艱辛,但總是有希望的。”溫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