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應“找到自己”, 品牌定位要明確
鳳凰網:您覺得白酒應該怎么去提高美學基礎?
劉文:從美學上理解應該有幾個方面,從設計上是色彩營銷,即五感營銷。往往就是看得見的、聞得到的和聽得見的、摸得到的還有嘗得到的,這些都應該在美學上統一來做。
我認為中國白酒最應該做的就是找到自己。中國白酒總是過多的去看別人做了什么,沒有自己的特色。我覺得,企業定位要明確,與其跟一堆人去擠很大的康莊大道,不如自己過自己的獨木橋。做美學其實很簡單,把做美學這件事交給有創意的人,專人做專人的事,創新拼的一定是創意。
私人訂制要深挖掘,行業內外共同推動
鳳凰網:如果現在站在您面前的是一位國際友人,您會怎么跟他介紹中國白酒,讓他能夠有興趣來體驗一下?
劉文:我接觸過很多國外的人,我從來不會請他們喝紅酒、吃西餐,都是中餐、中國酒,而且都是最普通的。
首先喝酒是帶一點“忽悠”,必須“一口悶”、“一線喉”,跟外國友人說這是男人的酒,這會讓他覺得白酒是需要儀式感的酒。
第二,大家都普遍了解紅酒怎么搖酒、品酒、開酒還有醒酒,但誰知道中國酒要不要醒?我認為,這需要中國酒企好好去引導,可以跟創意公司合作,比如開發一些酒具。盡管現在中國酒具千奇百怪,但依然需要有很成套的系統,再向國際友人推薦。
鳳凰網:現在有很多企業做這種私人定制,您覺得私人訂制怎樣才能顯得更有創意?
劉文:我個人并不看好私人定制,私人定制并不是交互體驗。大企業更多是在挖掘它的文化。中國所有的定制都是一樣的瓶形,就是換名字而已,這個根本不能叫定制。更細一點,我覺得所謂定制,應該是有屬于他的口感上的東西。
國外的一些奢侈品定制,跟中國所謂酒的定制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所以我不太贊成定制。
飲酒需有儀式感,尊重創意少走彎路
鳳凰網:白酒有幾千年歷史,可以挖掘的點特別多,如果想做好白酒的創意、體驗,讓它能夠被國內外消費者接受,您覺得哪些需要傳承和挖掘,哪些完全可以摒棄?
劉文:我覺得講質量好壞的點必須要摒棄,質量安全是一個食品企業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就像去一個餐館,餐館說我的衛生搞的很好一樣,完全多此一舉。一個餐館必須把衛生搞干凈,一個酒企必須把酒做好。酒是多少度就是多少度,是多少窖齡就是多少窖齡,這是中國酒企應該好好去認知的,應該堅守行業的道德。
要加強的點就是要尊重創意,我覺得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做,專業的人從某些角度來看視角是不一樣的,能夠幫助企業少走一些彎路。當然,戰略也很關鍵。
飲酒的儀式感也需要有公信力的機構去推廣,不然因為每個企業都做自己的酒具,到最后就和現在一樣,大家都是各做各的,F代人已經過了大碗喝酒的年代,沒人大碗喝酒了,例如做一個對酒文化的儀式感的培訓比賽。大家說“你喝紅酒就是裝X”,雖然很粗暴,但這兩個字代表儀式感,因為它有儀式給你裝。